如果仍然採用以往的設計的話,不管把航母的飛行甲板設計得有多長,都無法解決這個問題,而且航母的長度也不可能無限制的延伸。而設計師想出了一個巧妙的解決辦法,即將著陸區與起飛區分開,起飛區的飛行甲板仍然與航母的縱軸平行,而著陸區的飛行甲板則與航母的縱軸錯開一定的角度,也就是與起飛區的飛行甲板錯開一定的角度。這樣,即使有戰機在降落的時候沒有掛上阻攔索,也會斜著衝出航母的飛行甲板,而不會一頭撞到起飛區的飛機群裡面去。
最初,設計師拿出的方案只有5度夾角,可在經過論證,以及陸上試驗(在陸地機場上仿照航母的飛行甲板建立一塊試驗場地,讓飛機在這裡進行起飛與著陸試驗)之後,設計師將這個角度增加到了8度,並且對飛行甲板的設計做了進一步的最佳化之後,完成了這一設計工作。
這也就是世界上第一種“斜角飛行甲板”。可以說,這是現代航母中兩個重要象徵之一,而且斜角飛行甲板帶來的好處還不僅僅是讓航母具備了同時起飛與收回戰機的能力。斜角飛行甲板的面積更大,這樣就可以設定更多的飛機繫留點,增加了航母的載機數量,同時還可以提高航母上航空作業效率,讓航空勤務人員有坑多的空間可以使用,加快了飛機調配的速度。更重要的是,在著陸區的前端還可以設定彈射器,在航母不需要接收戰機的時候,著陸區可以當起飛區使用。
在“湖”級航母上只有兩部彈射器,一次只能讓兩架戰機起飛。而在新航母的第一套設計方案中,設計師在著陸區的前端安排了第三部彈射器,而到了最後定型的時候,設計師加大了飛行甲板的外飄度,並且巧妙的安排了彈射器的角度,在著陸區的前端設定了兩部彈射器。這樣一來,新航母上就有四部彈射器,出動轟炸機的速率提高了近一倍!
這也是談仁皓最重視的地方。轟炸機的起飛速率直接決定了機群的規模,以及艦隊的航空打擊力量,而這個速率提高一倍的話,那就可以在一波轟炸機中安排多出一倍的轟炸機,而這對以分秒來計算勝負的航母決戰來說,簡直就可以決定雙方的生死了。
當然,新航母的特點還有很多。比如,這是帝國海軍第一種採用雙層機庫的航母(在戰後改成了單層機庫)。這樣就可以容納更多的戰機,而且機庫面積增大之後,還可以增加維修點,讓更多的戰機可以在航母上得到足夠的維修保養,提高了戰機的出勤率。航母採用了全裝甲彈藥艙,而且彈藥艙是集中部署在水線以下部位的(之前都是分散佈置的,原本以為可以減少被摧毀的機會,可實戰證明,分散佈置增加了中彈的機率,而且只要任何一座彈藥庫被炸中,那麼航母都得完蛋)。首次採用了戰列艦上的防魚雷隔離帶,增強了航母抵抗魚雷攻擊的能力(這條隔離帶上也設定了不少的重油艙,以增加航母攜帶的燃料數量,同時騰出內部空間,而且這也增強了防禦能力)。採用了球型鼻艏,提高了航母的速度。另外,航母上的升降機首次設定在了側舷上(實際上,最早在側舷設計升降機的是“埃塞克斯”級航母),採用了半封閉機庫,提高了航母在惡劣海況下的航行能力與作戰能力。
在採用了這麼多的新技術之後,新型航母的排水量增加到了48000噸,滿載排水量達到了54000噸(戰後進行大改後,增加到了65000噸)。而隨著排水量的增加,新航母的成本是“湖”級航母的兩倍半,也就是說,造一艘新航母的價格可以購買兩艘半“湖”級航母了,而這個價格甚至逼近了“新省會”級戰列艦的採購成本!
新航母的設計工作將在年底前結束,並且在年底開始進行建造的準備工作,第一批有望在明年中期開始動工新建。因為大量的新技術,還有增加的排水量等等原因,造船廠必須要對基礎裝置進行全面改進,特別是船塢的容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