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部分

上繩索的痕跡推斷,馬是被捆綁後抬到坑中活埋的。

隨後,程學華根據坑的位置和出土的器物推斷,類似的馬廄坑絕非僅此一處,

它一定像兵馬桶軍陣一樣成一個龐大的整體,從而構成秦始皇陵園整體陪葬佈局的

一個完整單位。

他開始率人在坑旁分南北兩路進行鑽探。一個月後,馬廄坑的位置和排列形式

全部探明,整個單位佈局為南北向三行排列,每行千餘米,以坑的密度推算,至少

有200 座陪葬坑。為確切證實鑽探後的結論,程學華又率隊試掘了36 座陪葬坑,

出土器物除跟第一座坑類似,還發現了陶盤、銅環、鐵斧、鐵鏟、鐵燈等不同的陪

葬品,並在陶盆、陶罐類意外地發現了一批陶文:

大廄4 鬥3 開

左廄容8 鬥

大廄中廄小廄

這些陶文的發現,為確定陪葬坑性質提供了確切文字依據。“大廄”、“中廄”、

“小廄”等文字,無疑秦代宮廷的廄名,從而進一步證實這批陪葬坑象徵的是秦始

皇宮廷的馬廄,或者說象徵著秦始皇生前宮廷養馬的場所。鐵叉、鐵鏟、鐵斧為養

馬的常用工具;陶盆、陶罐為養馬的器具;穀粒和穀草是馬吃的食物;陶燈和鐵燈,

則是夜間餵馬人的照明燈具。

馬廄坑的發現,為研究史料缺少記載的秦代養馬習俗和馬廄的編制機構,提供

了極為珍貴的實物資料。

馬廄坑發現和試掘後,鑽探小分隊分成兩組,一組在陵園東側繼續擴大鑽探範

圍,一組赴陵西開闢“第二戰場”。

1977 年春,陵西鑽探組在內外城之間發現了和馬廄坑類似的陪葬坑31座。排

列形式亦是南北走向的3 行排列法,只是間隔比馬廄大些。為揭示陪葬坑的內容和

奧秘,鑽探隊對中間一行17 個坑進行了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