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對目前的世界利益分配格局不滿。想要攫取更多的利益。可問題是當權的不是威廉二世而是威廉一世和俾斯麥。這兩位雖然號稱“鐵血”但是做事情是非常謹慎小心的,不是那種隨隨便便就賭國運的傢伙。現在德意志帝國的實力是強大,但是放在中英之間還是不夠瞧的。特別是德國只有陸軍沒有海軍。現在英國拉攏德國的目的只是為了對付陸軍實力比較分散的法蘭西帝國(如果算上墨西哥、東華、巴西和阿根廷等國的陸軍,波拿巴王朝的陸上兵力遠遠超過德國和奧地利,但是這些兵力是沒有辦法集中的)。一旦法國在歐洲失敗,英國一定會千方百計拉攏還擁有強大海軍的法國。所以德國在擊敗法國之後所能得到的利益也不會太大。
“法國也會給我們好處的,甚至不需要我們流多少血,只需要確保法國和義大利不受侵犯。”俾斯麥告訴羅恩,“雖然不可能在歐洲大陸上實現擴張。但是分到幾塊英國的殖民地是毫無問題的。馬蒂爾德已經承諾過了,殖民地的事情是好商量的,而且……我認為她比英國人可信的多。”
此時此刻。德意志帝國皇帝威廉一世正在瑞士度假,馬蒂爾德同樣在瑞士觀光。
“法國人會參戰?”羅恩元帥立刻開始盤算,大英帝國的遺產會如何瓜分!澳大利亞和印度是不可能給德國的,北美洲估計會由東華和法國瓜分,南美洲一直是法國的地盤,不過非洲的地盤應該會分一點給德國。開普殖民地、東非沿海、馬達加斯加還有阿比尼西亞……看上去似乎油水不錯。
“馬蒂爾德也在等。”俾斯麥道,“這個女人比拿破崙三世沉得住氣。可能是因為膽子小吧……所以她現在還在等待。”
“等什麼?”羅恩問。
“我也不太確定,”俾斯麥道,“也許她在等待中法兩國的海軍總噸位壓倒英國吧?到那個時候開戰就萬無一失了。”
羅恩元帥一笑“英國人會給她這個機會?”
俾斯麥聳聳肩,“天知道,總之我們不要急於加入戰爭,等別人打個筋疲力盡再下決定就是了。”
……
“尼古拉,我們俄國現在面臨的首要任務不是打仗,而是繼續改革。”
在彼得堡的冬宮,不想讓國家過早捲入戰爭的是亞歷山大二世。當冬天結束的時候,他就和皇太子尼古拉二世一起回到了彼得堡。剛一安頓下來,英國外交大臣索爾茲伯裡侯爵就前來訪問,目的是說服俄羅斯和英國簽訂反對中國的秘密條約。不過卻被沙皇婉拒,剛剛送走了臉色難看的英國外交大臣,沙皇就一手捏著杯伏特加和自己的兒子說起了憲政改革的事情。
“憲政是大勢所趨,世界上的主要強國都是憲政之國,連中國這樣的東方國家也不例外,而我們俄羅斯卻既沒有憲法也沒有議會,政治體制還停留在彼得大帝的時代,顯然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潮流了。現在俄國國內的叛亂分子越來越多,顯然已經有了革命的徵兆……就像1848年前的西歐一樣。所以我們必須完成改革,然後才會有一個穩定的俄羅斯。”
廢除農奴制改革之前就很穩定!尼古拉皇太子心想,俄國國內的混亂局面都是因為波蘭在支援民意黨!要想一勞永逸解決問題,就應該佔領波蘭而不是改革。既然德國人不肯佔領,那俄國就應該出手。
在之前的一段時間,俄國外交大臣戈爾恰科夫一直在德國活動,希望德國能出兵佔領波蘭。但是德國人卻委婉的拒絕了俄國的好意,他們不想因為佔領波蘭而破壞了同法國的友誼……而德國不肯去波蘭剷除民意黨這顆毒瘤,俄國就只能另外想辦法了。於是,亞歷山大二世想到要進行憲政改革,拉攏新興的俄國資產階級來穩定局面。
“父親,俄國可以先佔領波蘭,然後扶植一個負責的政府再退出那裡。”尼古拉皇太子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