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6部分

在其它州的府兵並沒有在洮州的待遇那麼好,他們授田是一百畝,而洮州是三百畝,家眷的待遇也不同。

許多人於是覺得不服氣,可一打聽,這事還不能怪張家,畢竟張家確實給的待遇好,是其它州給的一般。

好多人於是想去洮州。

還有一些,家裡沒有子弟在洮州當府兵,可他們也想去。

“想去洮州的都行,到了那裡,也一樣分田授地,能享受到與府兵家眷一樣的待遇。”崔鶯鶯知道丈夫在洮州需要人口,於是直接答應了下來。

反正朝廷並不禁止百姓移民,尤其是如從灞上這樣的關中密集人口的地方,遷移去邊關地廣人稀之處,朝廷反而是十分支援的。

鄭管事有些無奈的找到崔鶯鶯。

本來就因為走了三千學徒,幾個工坊都大受影響。現在三千學徒一個也回不來,這邊灞上鄉民又要大舉遷往洮州,工坊裡又要大減員。

“這不是什麼大事,我們工坊待遇這麼好,走了人,還可以馬上從其它地方招募學徒過來補充。”

雖然一下子少掉大量的工匠、學徒,影響還是很大,但崔鶯鶯也無法兼顧。只能讓工坊先減少產量,等招募到人手後,再慢慢恢復了。

還欠九章!(未完待續。)

第333章 失算

洮州。

張超和馬周等巡視著正在趕築的六個軍府。三驃騎三車騎,六個軍府就是六個軍堡。軍堡並不大,由張超親自設計,其實就是採用的夯土城堡。

城堡都不算大,但完全就是以軍事防禦為目的打造的。擁有內外城,還有甕城,有壕溝有吊橋,每堡只開兩門。都沿著洮河和潭水修建,每個軍府附近的山上,還修有烽火臺,附近道路上,修有墩堡。

每個軍府裡面,都只駐軍,並不住百姓。

府兵們平時居住在附近的六個鄉里,與民眾混居生活,閒時種地。但輪流抽調到軍府值守。

朝廷給了洮州府兵一個特殊待遇,今年內免番上。

洮州的府兵今年不需要輪流去長安戍衛,從明年開始,五千府兵將編成八組,每八個月輪流一次上京番上。

不去長安番上,但在軍府戍衛還是需要的,依然是八番。每番六百餘人,一次當值一個半月,一年剛好輪守一次。

每次一個軍府剛好只有百人左右當值,須駐守軍府,還要輪守烽堡。

另外張超規定,一班駐守軍府,兩班訓練。兩班士兵在軍府裡進行訓練,同樣是一年輪一次,一次一個月。這樣實際上,軍府裡就有三班士兵當守,一班戍衛兩班當值,一遇警事,也能反應過來。

除此外,張超還特別下令,除鎧甲、強弩、長矛須儲存在軍府的武庫中,由軍府保管外。府兵們可以將橫刀、弓、長槍攜帶在家,並要求,平時不管是耕種還是出行,府兵都必須佩帶橫刀和長弓,以做警惕。

處於邊關之中,張超必須得小心謹慎。

再加上把百姓青壯也實行保甲制的聯防聯保,設立了鄉團民防,同時讓他們分班訓練、當值,進行巡邏檢查,也算是大大的提高了洮州的防禦能力。

分田丈地工作進行的很順利。

洮州沒有剩下多少人,大量的土地被收歸官府,這些地基本上被張超定為公廨田,以做為官府的辦公經費。

剩下的五千府兵,也都如願分到了自己的田。

一人三百畝,兩百畝較好的地,一百畝荒坡。那兩百畝地能種糧食,一百畝谷地,一百畝坡地,不有一百畝是山地,可以種樹。張超沒有食言,大家也很高興。

官員們也分到了許多田地,不論文職還是武職,有職就有一份職田,還有一份官人永業田。若是有爵有勳,還另給了一份勳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