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對於我們扼守波斯灣出口,非常重要。若是攻下此二港,則能堵住波斯灣,不讓阿拉伯人從海上威脅我們的大夏、信度等地,也能保護我們的海上航線。”
這條霍爾木茲海峽,介於波斯於阿拉伯半島的阿曼角之間,東接阿曼灣,西連波斯灣,形成人字形,是波斯灣通往印度洋的唯一出口,東西不過三百里,南北寬僅一二百里,海峽中還多島嶼、礁石和淺灘。
這麼重要的戰略要地,當是兵家必爭之地。
以大唐的海軍實力,如果把這條海峽兩邊的港口奪下,扼守海峽,那阿拉伯人就別想從海上出來。
哪怕一開始不能直接攻下兩岸的港口,也可以先攻下海峽中的那些島嶼,一樣能夠駐軍。
“我們一邊打他們,一邊又要跟他們貿易,他們願意嗎?”
“我們不封鎖他們的貿易,他們就感天謝地了,他們豈會有不願意之理?要知道,過去波斯人富裕強大,就是因為他們把持著東西方貿易的巨大利潤,羅馬人要與東方貿易,都得經他們手中扒層皮。阿拉伯雖是新興強國,可他們也一樣需要貿易的利潤。”
當然,張超也不願意放棄這麼大的市場。
第 1413章 太子掛帥
攝政張超的決定,讓蘇烈感覺果然薑還是老的辣,他這個學生還沒學全啊。一邊和羅馬、阿克蘇姆、帕諾夏、阿羅迪亞、加薩尼、馬庫里亞、可薩等一群人群毆阿拉伯人,一邊卻又還要跟阿拉伯人做生意。
這邊還要謀劃著要奪取阿拉伯人的霍爾木茲海峽,真是所有便宜都讓帝國佔盡了,這麼無恥,不,是這麼聰明靈海的策略他還真是活久見。
“諸位,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是為了政治服務。所以不管是戰爭也好、外交也罷,甚至是貿易都是一樣的,只要能夠服務於我們的最終目的,那都是好的。”
帝國對於那遙遠的地中海、波斯灣,沒有什麼領土要求,太遠了。頂多佔幾個港口,做成商港就好。帝國在那邊最大的利益訴求,就是保證帝國的外貿。
貿易對於如今的大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龐大的稅收,以及巨大的貿易順差,都為大唐在持續輸血。有人說,中原什麼都不缺,還跟他們貿易什麼呢?
這話當然不對,中原什麼都不缺嗎?
錯,中原缺金缺銀缺銅,甚至缺奴隸。許許多多的原材料當然也缺,從海外進口那些原材料,然後加工成商品,提升附加值再賣出去,這不就賺了許多。從海外賺回來的金銀銅,緩解中原的貨幣緊缺。
從海外輸入的奴隸,也能幫助帝國在周邊的殖民開拓。
從長遠的戰略上來說,大唐在海外搞貿易,在周邊搞吞併統一。
現在中原百姓日子過的較好,生活成本低,其實正是享受著這些紅利。朝廷早年征服了吐谷渾、突厥,不但北方邊疆不受襲擾,而且牛羊馬匹等也是大量輸入中原,價格不斷下跌。
過去一匹馬得幾十貫,一頭牛都得十幾二十貫錢。而如今呢,一頭壯牛,不過四五貫錢,一匹馬不過十貫左右。
過去大量的百姓都買不起牛,靠人手挖腳鏟,而現在種地基本上都有牛馬,甚至家裡還有拉車的騾子,代步的驢。以前優良的馬都是軍用戰馬,許多府兵都只能買騾或驢來馱物資,但現在,馬到處都是。
甚至許多尋常百姓商人,都擁有雄俊的高頭大馬。
過去禁止私宰耕牛,許多人一輩子都沒吃過牛肉。而現在,隨便到哪個地方,會沒有牛肉買呢,在哪個酒樓會吃不到牛肉?
甚至是毛衣、皮衣,這些如今也進入尋常百姓之家。以前婦人天天織布紡絲,而現在不少人在冬天裡也開始拿著毛衣針坐在火爐前打毛衣。
一件羊毛織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