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柴火,然後一團火苗亮起,老爹開始鼓起腮幫子吹火助燃,火苗越燃越大。
火終於燒起來了。
張超連忙抓起麥杆往灶膛里加,可沒兩下,一陣煙滾出,接著火居然滅了。張超對著灶膛鼓起腮幫子猛吹,結果那煙燻的他淚都下來了,可火就是不著。
最後還是老爹再次出手,拿起火鉗挑了幾下,再吹了幾下,火呼拉又燒起來了。
“火剛開始燒時,要慢點,別加太多柴火。”
張超有些鬱悶的坐在那裡,沒想到自己堂堂一個穿越者,居然連個火也燒不好。
他對自己說,這不能怪我,實在是這個灶不好。我小時也燒過灶膛,但比這好燒多了。這灶實在難燒。
這個時候他才有功夫仔細的來打量這個灶膛,張超發現,這灶膛確實不行。張超家裡以前的灶都比這好燒,後來他長大後,還又推行了一種節柴灶更好燒,而且還省柴,效率更高。
看來不光要壘個火炕,連這個灶也要改造一下啊。
“老爹,這個灶不太好燒,我知道有種灶更省柴,還更好燒,要不,我們把家裡的灶改一下吧?”
第四章 賺錢門路
老爹正從水缸裡往鐵鍋中加水,聞言笑著望向他,“是以前跟你師父在山裡時用的嗎?”老爹似乎真的對張超說過的跟師父在深山避世居住的事情深信不疑。
“嗯,那灶也是我師父自己打的,確實好用。好燒省柴,還沒煙,燒火根本不會滅,能省一半多的柴。”張超倒沒有誇張,張超家的灶沒改以前,燒開一鍋水大約要十五到十八分鐘,但改了節柴灶後,燒一鍋水只要十二分鐘,而且節省一半多的柴火。
“灶不都這樣,沒必要改吧,就這樣燒燒就是。”張老爹是個武人,現在又是個鰥夫,對這些倒不是太在意,平時都這樣燒的。
張超想改灶,可不僅是為了讓自己以後燒火更方便。而是他覺得這是一個商機啊,家裡餘糧都沒還得借,這日子過的不好啊。何況還只有這麼一間窖洞,現在張超也是這家的一份子了,他希望家裡日子能過的更好些,能吃白麵,住大房子。
但光靠種地,以這年代的生產技術不太現實。
“老爹,你說若是我們灶改好了,真的能好燒又省柴,你說你願意用不?”
“當然願意用啊。”
老爹把切好的一條條的寬麵條扯成一小片一小片,一邊扯一邊往鍋裡扔。
張超看出來了,這個什麼唐朝的麵食不託,原來就是一個面片湯嘛。
“那你說有這麼好的節柴灶,別人家願意改不?”
“有好的大家當然也願意用好的。”老爹點頭,這年頭做菜做飯可沒有煤氣灶也沒有電飯煲,全都得燒柴火灶。一年到頭下來,要燒許多柴火。鄉下人每年得花很多時間上山打柴,而那些城裡人,他們燒柴,就只能買。鄉下人還能就地取材上打砍柴或者燒麥杆,可對於城裡人來說,那也是一筆不小開支。甚至不少鄉下人平時都還是以打柴為副業,空閒時砍柴然後送進城賣。
張超嘿嘿一笑。
“老爹,現在也是冬天,田裡也閒著,山裡也封了,大家閒著也沒有個啥收入。你說我們有這個技術,去幫人家改灶,這不也能賺點錢嘛,而別人改了新灶,以後也能節省好多的柴火,還省時間呢,這不是兩好嘛。”
“你想靠這個賺錢?”張老爹倒是有些意外,手裡扯麵條的速度也慢了下來。
張超也不掩飾自己的想法,賺錢,改善生活,過更好的日子。
張老爹越聽越驚訝。
“真的有這麼好用的省柴灶,而且你會壘?”
“會。”張超不慫。
老式灶從結構上來說,很不合理,燃燒不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