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給你了,拜師之後,讓這兩人寄住你府上,白天在崇文館上學,晚上你替我管教好。我和嗣昌都任職在外,沒多少時間管教二人,這兩小子都有些頑皮放縱了。”
張超有些頭疼,他不太想管教別人的孩子。當老師是回事,當家長又是回事了。當老師,反正也就是教課,但如果還要代管寄養兩孩子,那就得當半個父親,管多了他們煩,不管又負了平陽委託,萬一自己用心管,柴紹還心疼孩子,這不是兩面不是人嘛。
“三娘子何不留下來呢,自己管束孩子不是更好?”
“小張學士,我今天把兩人帶來了,可沒打算帶回去,不管怎麼說,反正人我送你這了,替我管好了。”平陽公主有些不講理的道,張超只能呵呵。
敬茶,磕頭。
柴哲威和柴令武兩個並不太願意,但他們老孃在一邊,也只得老老實實的完成了拜師這一套。
他們頭磕了,張超茶也喝了,於是禮成,以後二人就算是張超的入室弟子了。
張超把在家裡讀書的另外四個弟子也叫了過來。
“我張超門下,只論進門先後,不論年長齒序。來恆來濟,入門最早,年齡也最大,他們是你們大師兄二師兄,裴行儉雖然年幼,但他入門在你們前面,因此你們得尊他一聲三師兄。太原王也比你們早,他是你們四師兄,你們兩個入門最晚,就是五師弟和小師弟了。”
柴家兄弟老實的上前拜四位師兄。
四人也都還禮,柴家兄弟看到大表哥李承宗也在這裡,倒覺得挺不錯。
想隋末之時,一代大儒王通,在河中結廬聚眾講課教學,門下弟子數百。杜淹等許多如今朝堂上的官員都是他的門生,連房玄齡魏徵杜如晦李靖這些人,都還不算是他正式弟子,只是門下的旁聽生。
王通授學,有點有教無類的風範,願意來聽課的就是學生。
不過張超沒那胸襟的,教那麼多學生也太累了。
張超也教書,但多在書院裡,白鹿書院現在有三百五十個學生,崇文館小學有一百零八個學生。白鹿書院裡都是平民子弟,崇文館裡都是宗室皇親國戚和功臣高官子弟。
如此這樣兩極分化的學生,也算是前所未有了。
現在門下還有六個親傳弟子。
平陽公主照例,給張超送了不少拜師禮,鄉下普通老師拜師也就收兩條臘肉,平陽給張超送了兩匹馬,還送了一百頭牛。
這樣的拜師禮非常獨特,也非常的壕。
“知道三郎家中田地不少,這些都是河西運來的黃牛,馴過的耕牛。”
價格過千貫的拜師禮,真是大方的讓人哭。
不過張超沒客氣,送多少他收多少。平陽公主送的牛馬,他豈會拒絕。這點禮對三娘子來說,算不得什麼,對張超來說,其實也算不得什麼,可這是三娘子給的拜師禮,張超就收下了。
“兩人以後就寄住在三郎府上了,若是這兩人調皮不聽話,你儘管替我揍他們,揍到聽話為止就好。”
李三娘子走前,當著柴家兄弟的面,跟張超說了番告別話。(未完待續。)
第294章 皇帝扶犁、張三牽牛
二月二,龍抬頭。
轉眼已經是驚蟄開春,傳說是龍抬頭的日子,也稱春耕節。每年到了這個時候,在慶祝龍頭節,以示敬龍祈雨,讓老天保佑豐收。
張管家過來跟張超說起回灞上的事。
由張家出錢,鄉親們出力建造的土地廟已經好了,村裡等著張超回去請土地神正位,為土地神祝賀生日。
因為在二月二這天,也傳說是土地公公的生日。白鹿鄉有為土地公公暖壽,舉辦土地會的習俗。每年鄉里家家湊錢為土地神祝賀生日,到土地庫燒香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