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登基之後,處理最多的就是國內的紛爭和各種事情,對外除了收復臺灣,還真沒發生過別的戰爭,所以對於萬國來朝這種事情,還是挺期待的。
當然,康熙想的萬國來朝,和乾隆那敗家子的是完全不一樣的。這會兒已經有世界地圖了,康熙的野心更大,他想的萬國來朝,是諸如英吉利等大國家。乾隆那會兒所謂的萬國來朝,就只是指西藏等屬地,朝鮮等屬國。一個是君王的雄心,一個是小孩子的自誇,完全不能比。
父子兩個又說了一會兒話,胤禛自己回府,康熙則是開始研究各個摺子。等到了第二天的大早朝,康熙首先說出來的,是羅馬教廷的事情,讓大家討論這禮儀能不能不要,宗教和禮儀能不能分開。
自然,朝堂上所有的人都是說禮儀不能丟,祖宗不能忘的。隨後,康熙就拿出了胤禛的摺子,討論免費學堂的事情,國庫裡的銀子很充足,康熙完全不擔心沒銀子辦這件事情。
這下子,就有人出來反對了,說是百姓知道太多不好,只要君主聖明,能讓他們吃飽穿暖就可以了,知道太多,他們更容易造反。贊同這個理由的,有一大半的人。
胤禛自然是早早的做了準備了,張廷玉前段時間升官了,這會兒也是在朝堂上說話了,當即往前一步說道:“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以往大家都說這話的意思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對此微臣有另外的想法。”
康熙點頭,張廷玉才接著說道:“這句話還可以這麼理解,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微臣認為,這樣才符合孔子所提出的仁義之意。前面那樣理解,雖然是讓百姓們更安心種田了,但也更容易被人煽動。若是後者,就能讓百姓多思考,天地君親師裡面,除去天地,君排第一。忠孝禮義裡面,忠排第一,一個君王是明君還是昏君,史書上說的,都是一面之詞,而百姓口口相傳,才是真正的流芳百世。”
張廷玉說的很明白,大家心裡也都知道,所謂的歷史,記載下來的都是勝利者一方的一面之詞,並不可信。但若是一個君王連種地的百姓都交口稱讚,天下文人也全部尊為明君,那才是真正的明君。
這話說出來,自然是有人同意有人不同意的,大家又開始吵成一團。連滿人都沒有避免,這十來年,康熙的統治又是十分清明的,大清很是繁榮昌盛,連滿人都出了不少讀書人。
所以,這引經據典也不光是漢官的事情了,不少滿人官員也參與到其中,各個說的口沫橫飛,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互不相讓,差點兒都打起來了。
這事情也確實不是小事,每個人說的,也都貌似是很有道理的,吵的康熙頭疼,卻也並沒有阻止。眼看著都快中午了,原本精神抖擻像是打了雞血的人,現在也開始精神萎縮了,畢竟,他們都是一大早只吃了點心過來的,這從早上吵到中午,不渴也會餓的。
“眾位愛卿說的都很有道理。”康熙最後做出總結:“這件事情,稍後再議,羅馬教廷的事情,眾位愛卿有什麼想法,也都回去寫個摺子,這件事情已經拖了幾年了,也到了該解決的時候了。”
羅馬教廷大約就是看著清朝朝廷總是不採取強硬措施,這才得寸進尺的。康熙已經決定,再也不容忍他們了,羅馬教廷的手伸得太長,再這樣下去,說不定他們都要開始干涉大清的內政了。
大臣們一個個又渴又餓,自然是很聽從康熙的命令,一個個趕緊的下朝回家去了。
只是誰也沒有想到,張廷玉在朝堂說的那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居然以飛一般的速度傳遍了整個翰林院,甚至是傳遍了整個京城。不光是翰林院開始翻書考據了,就是京城裡隨隨便便找一個茶館,都能聽見討論這句話的出處以及聯絡上下文推斷孔子本來意思的的專場。
各種爭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