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君山書院,那便是本朝聲望最高的書院,由數個當世大儒聯合創立,連先帝都題字了的,君山書院經營到現在,已然成為全天下學子心中的聖地,地位和聲譽遠遠高過國子監‐‐畢竟國子監只有世家子弟才能進入,而君山書院卻是隻擇優而錄,世子爺能給他家不學無術的弟弟謀到名額,還真是費了很大一番心思。
正是因為君山書院超然的名望,郡主夫婦知道世子爺的舉動後,即便心裡也擔心幼子受苦,也不好貿然派人將人接回來,其中固然是不想太掃世子的面子,更多的還是顧忌到君山書院的地位,不是他們郡主府能仗勢妄為的地方。
當然郡主府心疼歸心疼,內心未嘗沒有望子成龍的心思,也期望幼子這回能學好。
曹聲揚確實受了一番苦。
這個書院規矩多,進了門便不分寒門和世家,先生們對他們一視同仁,甚至為了防止紈絝子弟鬧事,書院來來往往的家丁,一個個都是練家子,就連不起眼的掃地婆子,都能把十個曹聲揚撂倒了,他的一群狗腿子侍衛被世子爺扣下了,只帶了的兩個瘦弱的書童,根本掀不起風浪,只能暫且捏著鼻子認了。
曹聲揚這會兒不過是識時務者為俊傑,吃了多次虧後裝出來的老實而已,本性還沒這麼快改變,直到碰到了江景行,跟命中註定一般,莫名其妙就看對眼了,屁顛屁顛跟在人家背後。
江景行那個時候剛進書院,與曹聲揚一般名聲在外,當然他的是才名。江寧侯府式微多年,那個時候淑妃娘娘在宮中的地位並不顯,還需要借孃家之力,可是族中後繼無人,難免叫老侯爺心急。
自從發現江景行天資過人,老侯爺立刻把這個孫子帶在身邊培養,江景行作為二房嫡子,享受得是與世子嫡子一般的待遇,就連後來老侯爺去世,世子襲爵,嫡長子成了新的世子,江景行的待遇仍同身為堂哥的新世子一般,並無下降。
老侯爺還是叫人佩服的,他一手帶出來的兩個孫子,便也跟著備受矚目。
不過江景行早年被人熟知的是他受老侯爺看重,才名是到他十歲那年,拜在大儒陳大人的名下,成為其關門弟子後,眾人才恍然大悟,原來老侯爺正是看出了這個孫子的天賦,才如此重視他的。
陳大人也是君山書院的名譽教授,授課的次數一年到頭寥寥無幾,但是書院有重大的活動時,他多半都會出席,陳大人早年也是君山書院出來的,有一份香火情,同書院現在的山長等人情分被不同。
但江景行作為陳大人的關門弟子,卻沒有走後門,堂堂正正的考了試才進來的,作為一個衣食無憂的世家子,江景行的成績,好得讓埋頭苦讀的寒門子弟們都眼紅了,這才一舉成名。
連以往對不學無術的世家子多有偏見的寒門學子,對江景行也特殊看待起來,覺得他同大多數的世家子不一樣。
可曹聲揚卻是被寒門學子背地裡十分鄙視的物件,就連稍微有點上進心的世家子,都恥於與他為伍,結果他屁顛顛跟在江景行後邊,成為江景行身上一塊甩不掉的狗皮膏藥,毫無疑問讓眾人側目起來。
江景行不知道,那個時候幾乎世家子和寒門學子都在按中關注著他的舉動,說不定還暗戳戳想看到囂張跋扈的曹聲揚被啪啪啪打臉的一幕。
但是於江景行而言,曹聲揚是他進書院第一個對他表現出友善和熱情的同窗‐‐當然拜這位同窗的威名所賜,後來他也是惟一一位對自己示好的同窗,不過江景行仍是接受了這位同窗的好意。
他從小便被祖父教導,不以貌取人,更不偏聽偏信,凡事相信自己雙眼所看到的,因此雖然早有耳聞曹聲揚的大名,但是見面後發現這個小夥伴並非傳聞中的面目可憎,人嫌狗棄,江景行才願意與曹聲揚來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