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承平聽罷答應道:&ldo;是,卑職會囑咐下去。&rdo;
陸準點點頭,示意沒事了,鄧承平當即告退,搖著輪椅行出門去。
雖然嘴上說著不著急,但陸準又怎麼可能真的不著急?
眼看著隨著馮謙的回歸,兩所最後的一點兒亂序也被條條理順了,後所被納入勢力範圍,同樣開始準備施行陸準練兵的方略。那麼,放眼孝陵衛,就只剩下一個右千戶所,到了臨門一腳,或者說,到了該畢其功於一役的時候,他怎麼可能不著急?
馮謙將他看得透透的。
有鄧承平在場的時候,他不說什麼,但當鄧承平出了門去之後,屋中只剩下兩人而已,馮謙便開口笑著勸道:&ldo;正所謂,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對與童正武他們來說,他們做的事情,那可是隨時隨地都有可能會要去性命的。倒也難怪,他們如此的謹慎,否則,豈不是早就搞得世人皆知了?搞了這麼多年,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查得清楚的。你心急也沒有用!慢慢來吧。&rdo;
&ldo;若是換了以往,我肯定不急的。但你看看現在的朝局,由不得我不急啊!&rdo;陸準仰頭嘆了口氣。
馮謙聽罷他的話,也不禁跟著他皺起了眉頭。
大明真的是多災多難,外有強敵,區域性戰爭幾乎沒有斷過;內有黨爭,互相爭名奪利只為自己青史留名。而且,從洪武皇帝到現在的這位隆慶皇帝,幾乎各個都是奇葩。
太祖皇帝從乞丐到和尚再到黑社會,最終魚躍龍門成了九五至尊,斗大的字不認識幾個,卻事無巨細都想為子孫後代籌劃好。秦始皇只是想要江山千秋萬代,朱元璋卻是希望千秋萬代以後還要遵循老子給你們制定好的治國方略、治家方略。
有這麼個控制狂帶頭兒,後世子孫卻沒能跟祖宗學習勵精圖治,而是一個比一個荒唐。
有喜歡變法革命的建文皇帝,有喜歡見誰打誰的成祖皇帝,有太喜歡吃東西以至於一不小心胖死的仁宗皇帝,還有熱衷於鬥蛐蛐的宣宗皇帝。有一腔熱血御駕親徵卻成了俘虜的英宗皇帝,更有隨之而來撿漏登基被復闢的代宗皇帝。有熱衷於姐弟戀的憲宗皇帝,也有深情創歷代之最的孝宗皇帝。緊接著的兩位堂兄弟就更是奇葩,一個天生愛玩封自己當大將軍的武宗皇帝,還有一個天生崇道封自己做大真人的世宗皇帝。
現在留在朝堂上輔佐隆慶皇帝的臣子們,幾乎無一不是歷經了世宗一代的老臣。那位大智近妖的皇帝,一輩子求仙訪道、煉丹嗑藥,卻在四十餘年間牢牢掌控著大明的權力,將朝臣們玩弄於股掌之中。
可以說,歷經了嘉靖朝的大浪淘沙,最終留下來的,無一例外的都可以扣上一個政壇不倒翁的帽子。他們是既有能力,又有權謀,再難伺候的主子也是一樣能伺候。
至於隆慶皇帝?那就完全不一樣了。
由於常年被父親嘉靖皇帝忽略,身為太子的他,從小就被蒙上了濃濃的心理陰影。為人相當的懦弱,小心謹慎,重仁重義,一點兒都不像個皇帝。
自古以來,王朝興衰史伴隨的就是皇權和臣權的相互拉鋸,而到了隆慶這裡卻變了味道。大臣們非但不好意思跟他爭權,反倒要想方設法的讓這個不喜歡參與政事、不喜歡做決定的皇帝走到臺前,透過各種各樣的盛大典禮來樹立威望。
這麼一來,鬥慣了的朝臣們自然覺得很無聊,互相之間加速了黨爭。
而陸準所說的,正是朝中愈演愈烈的黨爭!
&ldo;首輔徐閣老如今是抖擻精神、如日中天,我那個大哥你也清楚,一身的文人傲骨,不屑於黨附。真是讓人頭疼啊!我不急行嗎?我若不快一點兒把孝陵衛掌控住,怕是我陸家會有池魚之殃啊!&rdo;
陸準說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