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態多有相似之處,我驀然想起紀綱和金疏雨,心頭不禁掠過一陣淡淡的感傷。紀綱從苗疆歸來就離開錦衣衛,獨自隱居海島之中,金疏雨回到故土,藏身於苗族村寨。寧王的境況和他們類似,當初朱棣對他許過“中分天下”的諾言,登基之後卻決口不提此事,拒絕了他返回大寧的要求,將他徙封江西,一代王侯從此遠離邊境,在南昌結廬而居。李景隆身為文臣,在文淵閣奉命編修《太祖實錄》和《永樂大典》,深居簡出,謹小慎微。周王、楚王、安王等人,陸續都被他削奪封地、減弱護衛軍的力量,他從燕北走向金陵,從一個邊塞藩王變成九五至尊,很清楚養虎為患的嚴重後果。他並沒有像宋太祖和朱元璋一樣對這些靖難功臣大開殺戒,只是將他們劃地為牢,賜予他們優裕的生活,卻並不給他們威脅到自己的機會。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帝王之道便是如此,否則就會從寶座上摔落下來,萬劫不復,我並不想指責朱棣所做的一切。鄭和率領幾名內侍匆匆來到我身邊,見朱棣全神貫注教朱高燧射箭,欲言又止。
我騎在一匹棗紅色的馬上,問道:“你有重要事情告訴他嗎?”他面帶悲慼之色,低聲稟道:“娘娘,曹國公昨晚病逝了,奴才剛得到訊息,請旨前往弔唁。”
一陣鋪天蓋地的暈眩霎時擊中了我,史載曹國公李景隆卒於公元1408年,正是永樂六年。朱棣登基後為了鞏固政權,扶持封賞了一批忠心追隨的“靖難之役”功臣為公侯,這些朝廷新貴之中,有成國公朱能、柱國公道衍、淇國公丘福三位國公,在東昌戰死的張玉和城破之際被腰斬的徐增壽,也分別被追封為榮國公和魏國公,食祿五千二百石,子孫世襲。我聽得清清楚楚,鄭和說的不是“成國公”、“柱國公”、更不是“淇國公”,而是——“曹國公”,頓時眼前發黑,手雖然握住韁繩,人卻坐立不穩,向馬的右側軟軟倒了下去。
鄭和驚呼道:“娘娘小心!”朱棣的身影掠過來,騰躍到我的馬背上,穩穩扶住我,急問道:“蕊蕊,你怎麼了?”鄭和不敢遲慢,將剛才的話又重複了一遍。朱棣的臉色暗沉了一霎,沉聲對他說道:“傳旨,讓文淵閣學士擬祭文,上諡‘安順’,朕要親自去弔唁曹國公。”我的眼淚不斷漫溢位來,心底的痛楚全部化作無聲的哭泣,直到朱棣的手突然緊了一下,我才發覺我的長指甲刺進了他的掌心,立刻鬆開了他。透過迷濛的淚水,我看到朱棣的臉色肅重,顯然並不開心。他賜給李景隆的諡號為“安順”,按照古代的上諡解釋,“好和不爭曰安,柔賢慈惠曰順”,他擬了這兩個字,足見他對李景隆的寬容態度。“金川門之變”後的李景隆,只是一個柔賢慈惠、與世無爭的朝臣,一個為皇帝編纂《永樂大典》的普通文人士子,鐵鉉、方孝儒、劉瑾、練子寧,這些傑出的人才,如果當初沒有拼死抗拒唾罵他,今時今日都會在不同的領域發揮自己的才幹。歸附他、追隨他的人會覺得他是一個有情有義、既往不咎的好主子,而他的反抗者和敵對者,卻會覺得他是一個殘忍至極的魔鬼,他的人生哲學從來就沒有改變過,明初他制定的外交政策“來者不拒、逆命必殲”,就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升級版。
朱棣見我不停落淚,語氣淡若雲煙,說道:“生亦何歡,死亦何苦。他這一去,未必不是解脫,你別太傷心了,這樣哭對身子不好。”我說不出一句話,心道:“真的是解脫嗎?浣宜為他等待了十年,付出了那麼多,原本以為他們可以相伴到白首,他卻去得這麼突然,他解脫了,愛他的人又該如何自處?他曾經真心誠意地相待我,而我除了拖累和擔心,又給過他什麼呢?如果他是鬱積致病,我就是罪魁禍首之一。”他帶著一絲淡淡的醋意道:“李景隆有什麼好,值得你這樣為他傷心?”我沒有說話,心道:“當初如果不是因為我懷上了燧兒,我本該是他的妻子,他明明知道你掠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