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集中六萬兵馬圍攻高昌以來,高昌局勢一下子變得危急起來。城內守軍日夜都在期盼朝廷的援軍,過了一個月,援軍終於到了。
龜茲大戰剛剛結束,姚益生在衛朔指派下,親率兩廂騎兵回援高昌。
為了讓援軍儘快趕回高昌,衛朔從俘虜的戰馬中挑出六千匹出來,給每個騎兵配備了兩匹戰馬,一路上輪流騎乘。
原本得知燕軍援軍抵達,阿伏至羅與車師后王並沒有數千騎兵放在眼裡,他們派出兩萬騎兵迎擊,其主力依舊猛攻高昌城。
在兩人看來,六千燕軍根本不夠兩萬騎軍的衝擊,那點兒人馬,很快會被擊潰。
然而讓阿伏至羅沒有想到的是,戰鬥結束的的確是很快,僅僅半個時辰,兩萬騎兵,居然被六千燕軍鐵騎給打了回來,還損失了不下五千人。
就在阿伏至羅跟車師前王還沒有想明白失敗的原因時,燕軍援軍已經衝入了大軍營地。
這下阿伏至羅與車師后王兩人徹底蒙了,他們搞不明白燕軍這是何意?難不成要自尋死路不成?兩人認為燕軍再厲害也就這麼點人,他們可是有近六萬人馬,壓也可以把那點燕軍給壓死。
的確,以區區六千人馬,衝入六萬人的大營,的確是太莽撞了。
歷史上雖多次發生的少數兵力發動的偷襲,但基本上都是乘夜偷襲,然而這部分燕軍卻是光天化日、明火執仗。
但是,魯莽有的時候就是勇氣,而勇氣,是可以激勵別人的。
這支燕軍剛剛取得一場輝煌勝利,氣勢正值巔峰。
俗話說: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更何況高昌被圍月餘時間,早已到了生死關頭,根本由不得大軍耽擱下去。多種因素加在一起,才促使姚益生想要藉助這股氣勢,趁敵軍反應過來前先狠狠教訓一下對方。
燕軍援軍一邊衝一邊高聲喊道:“聯軍主力已被擊敗,燕軍主力即將回援,西域諸國滅亡在即,爾等還不快快投降?”
果然,援軍的勇氣一時竟震懾住敵人!看著殺紅了眼、如狼似虎的對手,許多膽子小點的敵軍,避之唯恐不及。
在對狠狠挫傷了敵軍銳氣,又緩解了高昌局勢後,姚益生立即率軍遠遁。
看著遠去的燕軍騎兵,直氣得阿伏至羅、車師后王暴跳如雷,但他們也不可能放棄攻打高昌去對付姚益生,只能眼睜睜看著燕軍騎兵背影逐漸消失。
雖然首戰未能擊垮敵軍,但卻讓敵人不得不暫時停止對高昌城的攻擊。
傍晚,姚益生部再次突然做出欲攻擊高車、車師聯軍之勢,阿伏至羅、車師后王也不敢大意,立即領兵反擊。
然此戰燕軍表現與昨日完全不同,幾乎不戰而退。但等聯軍欲停下來是,燕軍卻又來攻。如此來回數次,成功挑起了高車人、車師人的怒火,氣得敵軍七竅生煙。
面對燕軍輕騎兵騷擾,聯軍實在是不勝其煩,大家都是騎兵,追又追不上,甩又甩不脫,實在討厭。
而藉著這個機會,高昌城內一直隱藏著的三千騎兵突然襲擊了西門聯軍,猝不及防下聯軍損失慘重,竟被燕軍輕易撕開一個口子。
看到聯軍後方大亂,姚益生立即下令大軍發動反擊,在前後夾擊下,敵軍頓時崩潰。
宜將勝勇追窮寇!
近萬燕軍騎兵乘勢追出三十餘里,斬殺萬餘,俘獲三萬千餘,至此高昌之圍終於被解。
大戰之後,阿伏至羅跟車師后王收攏軍馬,除掉跑散的,還有不到兩萬之眾,頓時欲哭無淚。隨後阿伏至羅不顧車師后王再三挽留,立即率領殘部返回高車部落,一到部落他立即讓人收拾東西向被遷移。
……
在姚益生領兵回援高昌期間,陽鶩輕率五廂步騎聯軍北上征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