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次沉重到了極點的打擊。
同時對於建奴軍上下人等的心理來說,無疑也是一次巨大的打擊,本來他們此次南下,想要達到的目的,到現在除了拿下了山海關以外孤懸的寧遠之外,殲滅了一些明軍,除此之外,他們可以說是一無所獲,相反卻近期連吃敗仗,先是攻打山海關不克,損失眾多兵馬,現如今一下子整個右翼軍三四萬兵馬被人又一鍋端掉,連番敗仗死了一個饒餘貝勒,丟了一個武親王,另外還損失了兩個漢軍旗固山,四個漢軍旗梅勒章京……
第九十章 皇太極的恐懼
而且這個時候山海關之內又傳來訊息,說大中朝皇帝肖天健,在殲滅了阿巴泰所部之後,已經集結了四萬大中軍精銳兵馬,也趕至了山海關一帶,使得山海關一帶的大中軍兵力激增到了十萬(訊息有很大的水分,實際上即便是加上吳襄麾下的兩萬明軍在內大概也就是七萬人還有點不足!)
皇太極到了這個時候,所有破關進而控制燕雲之地的幻想到此也就徹底破滅了,大中軍的戰鬥力之強悍,現在他們都徹底領教了,而且皇太極和多爾袞這些奴酋們,都已經徹底看出來,以他們建奴軍的戰鬥力,一比一的情況下,絕對不是大中軍的對手,別看他們現在還有十二萬兵馬,似乎在兵力上佔了點優勢,但是實質上他們都明白,在大中軍主力抵達山海關之後,他們這一次再無機會攻入山海關,將大中軍擊敗並且控制住燕雲之地了。
所以現如今他們到底該何去何從,已經擺在了他們的面前,接著在山海關打下去嗎?為了什麼?目的又是何在?在大中軍主力進抵這裡之後,想佔燕雲之地,那是笑話,攻破山海關有可能嗎?估摸著沒有!所以留在這裡繼續打山海關,已經沒有了實際意義,十幾萬人馬人吃馬嚼,天天要消耗多少糧食?留在這裡只是空耗他們大清本來就不厚實的底子。
但是現在撤嗎?這也不好說,他們建奴自起兵之時,什麼時候吃過這麼大的虧呀!就這麼撤走的話,任皇太極、多爾袞、代善、濟爾哈朗、多鐸……等一眾奴酋,誰都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
特別是皇太極,他身為大清皇帝這次御駕親征,屁毛沒有撈著,只打下了個寧遠城,還損失了這麼多人馬,連他兒子武親王豪格,這會兒都生死不明,不知下落,現在宣佈撤兵,對於皇太極在大清的地位來說,無疑將是一次巨大的打擊,雖然這些年來,他已經清除掉了對他威脅甚大的莽古爾泰、阿敏等不太聽話的兄弟,鞏固了他在大清的皇權,可是這一次鎩羽而歸的話,對他來說同樣無法對族內那些臣子們交代。
特別是這次南下以來,仗基本上都是多爾袞他們在打,他皇太極除了在打寧遠的時候,坐鎮指揮了一下,剩下的基本上他都沒有出什麼力氣,剛剛領兵抵達山海關,這便收到了阿巴泰全軍覆沒的噩耗,他便馬上捲鋪蓋要回家洗洗睡了,這種事情回去之後,說出來都覺得丟人。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皇太極非常恐懼的事情,在這次南下之前,蒙古諸部其實已經有了一定的異心,消耗了他很大的工夫和力氣,才算是按住了這些蒙古諸部,另外他又為了對付刑天軍,組建了漢八旗,大大的擴張了漢八旗的兵力。
歷史上建奴入關的時候,雖然也成立了漢八旗,但是漢八旗每旗兵將也不過只有區區三千人左右,整個漢八旗歷史上在入關的時候,也不過兩萬五千人不到,但是在這個全新的時代之中,皇太極在從多爾袞哪兒瞭解到了刑天軍火器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