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人選
“對!就是開科取士!眼下我們轄地之中的讀書人也有不少,而我們眼下也需要招募官員為我所用!這些讀書人,經年累月的挑燈夜讀,謀的豈不是有朝一日能做官嗎?如果我們棄之不用的話,豈不浪費了嗎?
而眼下僅憑我們四處查訪賢能之人,擇優錄用,總是要有疏漏,很可能會埋沒不少人才,所以這麼做也不是長久之計,眼下條件基本上已經成熟了!我看就先從湖廣這邊開始試行好了!今年年前便在武昌府先舉行一次,招錄一批賢能之士,授之以官,為我所用!如果效果不錯的話,那麼今後再在其它地方推行!”肖天健說出了他的打算。
李進德激動的手都有點哆嗦,連忙起身跪下,對肖天健磕頭道:“卑職代天下士子,叩謝主公!多謝主公的恩典!這可是件大好事呀!”
其實別看李進德他們這些人投效肖天健,但是骨子裡面還是希望肖天健能給天下士人開一條門路的,哪怕是他們自己當初並不得志,但是也知道讀書不容易,好多士子好不容易苦讀寒窗十餘載甚至幾十年,求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光宗耀祖,出人頭地,可是其中不少人都並沒有機會能當上官,但是好歹朝廷隔幾年還是要招錄一批人為官的,這總是讓讀書人有個奔頭,現如今肖天健造朝廷的反,眼下看來,肖天健問鼎天下基本上已經是朝夕可待了,而今後肖天健如何對待這些天下計程車子讀書人,顯然在此之前,還是一個迷,一方面他們也看出來,肖天健想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培養一批人才,來替他治理地方,一方面他們也看到肖天健刻意的在各地尋訪一些名士抑或是賢能之士出來為官,甚至於不惜屈尊去勸說一些被俘的官員投效於他,這次他途徑汝寧府的時候,便在汝寧府見到了剛剛在汝寧府走馬上任的當朝舊吏高鬥樞,便知道肖天健眼下可以說是求賢若渴。
但是這次過來,他沒有想到肖天健說的第一件事便是開科取士的事情,如此一來,他們這些人便不用擔心今後在肖天健奪取天下之後,士子們的出路問題了,這真是萬變不離其宗,不管誰執掌天下,都還是離不開讀書人的!所以李進德聽罷之後,頗為高興。
同時讓他更高興的是肖天健現在雖然尚未稱王稱帝,但是從眼下肖天健打算開科取士,來滿足對於官員的需求來看,起碼肖天健離這一天已經不遠了,一旦肖天健有朝一日登臨天下的話,那麼他們這些人也都功成名就,揭去了身上的這個賊名,堂而皇之的可以笑對先祖了!這可以說才是李進德最高興的事情。
但是接下來肖天健又說道:“但是咱們開科取士,不效仿當今朝廷的試題,當今科考太重視四書五經的內容,這麼考出來的人不能說沒有才幹,但是卻多為讀死書之人,看看眼下朝廷裡面那些當官的吧!多為一幫酒囊飯袋、尸位素餐之人,有真本事的沒有多少!
如果讓我開科取士的話,最重的便是要看應試之人的能力如何!所以要考,四書五經不能說一點沒有,但是那種要靠著死記硬背的東西,考了又有何用?只會掉書袋罷了!所以要考就重視策問,至於詩詞歌賦之類的,也不能說就徹底不要,畢竟這也代表著一個讀書人的修養問題,可以點到為止,但是不妨加入一些有關數算、農經之類的東西,看看應試之人如何作答,看看他們胸中到底裝了多少真正有用的學問!
總之這件事就由你先來主持辦理,該考什麼不該考什麼,第一次可以摸索著來,以後逐步完善,讓應試之人都知道,我肖某取士,要的是胸有經世之學的人才,讓那些只知道讀死書的人還回去讀他們的死書吧!最起碼,也要透過這次開科取士,讓士子們知道,以後他們該多學一些什麼!潛移默化的引導他們去重視學務實的學問!”
李進德一邊聽一邊連連點頭,其實他這樣的人也是朝廷科舉的受害者,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