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束水攻沙的治理理念一直到後世都有沿用。
說到底,對待黃河問題還是不能過分違背自然規律,像宋代那樣“三易回河”絕對是典型的錯誤示範。
巧的是,李時珍還給潘季馴看過病,邀請成功的幾l率很大。
霍善當晚就試著按照李時珍給的醫案資料把潘季馴邀了過來。
邀來的是被削籍為民的潘季馴。
這時候他已經六十多歲,早已離開他的崗位以及他打了二十年交道的黃河挺久了,每日只在家著書。
寫的是《河防一覽》等專業著作。
自己能不能治理是一回事,能不能歸納總結出治理經驗又是另一回事。
前者是一時之功,後者是萬世之功。
潘季馴沒有因為自己丟了官而沮喪太久,很快就投入到自己的“萬世之功”中去。
人老了身體難免有點小毛病,這便被醫館給邀請過來了。
潘季馴見了李時珍也是感慨萬千,沒想到李時珍還有這樣的境遇。
得知霍善召喚他過來的原因,潘季馴道:“我想去瓠子口一帶看看,得親眼看過現在的黃河怎麼個情況,我才好拿出相應的方案來。”
一看就是個講究因地制宜的實幹型人才。
霍善道:“我好像沒法過去。”
潘季馴對這一時期的黃河水患情況瞭解得比霍善還清楚,畢竟他編纂《河防一覽》的時候對歷代黃河的治理經驗都進行了深入查證。
得知霍善與汲黯的交情,潘季馴說道:“瓠子口的問題後來還是汲黯的弟弟汲仁負責解決的,你可以將我引薦給他們,我跟著他們一起過去看看。”
汲仁在解決決口的問題上提出的方法很直接也很實用:沿著決口全面打樁填堵。
後來歷代治河人遇到黃河決口的第一反應基本都是這麼幹的。
來都來了,潘季馴還是很想見見這位治河前輩的。
也想為《河防一覽》瞭解更多漢代黃河的第一手資料。
李時珍點著頭說道:“我跟著一起過去,可以讓印川兄一直待在這邊。”他倆本來就是認識的,路上還能聊聊天,旅途中不至於太乏味。
只要把人邀請過來了,潘季馴他們是可以隨時過來複診的,到時候有李時珍隨行,他們自然能親自去瞧瞧朝廷拖了十幾l年都沒解決的黃河決口。
霍善自然不會反對,吃過早飯就帶潘季馴去拜會汲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