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是好東西啊,這樣的槍射程超過五百米,殺傷距離超過三百米,兩百米內只要瞄準了,幾乎是彈無虛發,可拆卸藥室和後膛裝彈也大大提高了射速,只要藥室和子彈充足,一分鐘十發都不是問題。
這樣的燧發槍在射程、射速、殺傷距離、精準度上都超越了弓弩,完全可以主宰戰場,決定勝負!
東西是好東西,但我們的小皇帝朱慈炅卻一點都高興不起來,新型燧發槍結構這麼複雜,又得增添機床,光添機床不添人,那產量照樣上不去,就憑現在王恭廠的一千來人,一個月能做出一千把新型燧發槍就不錯了。
一個月一千把,一年才一萬兩千把,就這還不算單獨加工藥室的時間,一把槍總要配上十個單獨的藥室吧,這樣算下來一年才能做一萬把。新槍要形成戰力起碼要等五年,要形成絕對優勢橫掃農民軍和後金軍起碼要等五十年!
五十年,開什麼玩笑,那個時候我們的小皇帝都變成老皇帝了,再說大明這個樣子能不能撐五年都不知道,再等五十年,大明早就亡國了。
朱慈炅決定不再等了,先把人招齊了再說,光發工錢他還是能撐幾個月的,到了八月份看收上來多少稅賦再決定一個月生產多少燧發槍。
他一道口諭下去,王恭廠開始瘋狂招工,就從災民裡面招,只招軍戶和匠戶,名額一萬,學習兩個月,每月餉銀三兩,兩個月後考核,合格的每月餉銀五兩。
同時,畢懋康和宋應星也開始試製新型燧發槍,具體效能還要做出來才知道,但這成本計算出來了,就算每把燧發槍配十個藥室、一百發子彈,那也得一百兩銀子,一萬把就是一百萬兩,十萬把就是一千萬兩!
當了這麼久的皇帝,朱慈炅從未感到如此艱難過,做什麼事都要精打細算,不然就有可能出現財政危機。皇帝當到這份上也算夠倒黴的了,難怪崇禎皇帝朱由檢那會兒會神神叨叨的,想幹什麼都沒錢,窮的連軍費都湊不齊,這樣的日子連續十多年,沒變成神經病已經算他夠堅強了。
我們的崇正皇帝朱慈炅自然不會窮到那種程度,只要日興隆的分號散佈到全國,一年少說也能賺個一兩千萬兩。但這會兒正是他最艱難的時候,國庫空虛,日興隆還在起步階段,賑災、鎮壓農民起義、抵抗後金入侵,到處都要花錢,稍不留神就有可能破產。
好吧,畢懋康你們給我悠著點,先做十來把燧發槍出來試試,做多了朕就沒錢發工資了!
第三卷 第十一章 入不敷出
盼望著,盼望著,八月份終於到了,戶部開始組織各清吏司官員奔赴各省監督稅收,再有半個月時間各地稅賦就將陸續收上來,終於要有錢用了。
沒錢的日子真難熬,朱慈炅這兩個月幾乎什麼都幹不了,他只能把所有的心思都撲在新型燧發槍的試製上,用以打發時間。
徐光啟和畢懋康等親信經過幾年的培養已經慢慢有了工程師的水平,不管是什麼裝置,只要朱慈炅把大概意思一說,他們很快就能做出來。但新型燧發槍並不是說做出來就能做出來的,武器的效能一般都處決於高精密度的零件,新型燧發槍對零件精度的要求幾乎達到了這個時代加工能力的極限。
首先是槍管,膛線的精度雖然不影響子彈出膛時的加速度,但如果膛線稍微有點瑕紕子彈出膛後就會形成偏移,也就是說只要膛線刻上去射程是怎麼都能達到五百米以上的,但是準度就不能保證了,子彈出膛是哪怕只偏移一毫米,一百米以後就會偏一米左右,三百米就會偏移五米以上了,一個人才多大,偏移五米之後還打的中嗎?
這個問題很是困擾了朱慈炅他們一陣子,拉膛床看似簡單,拉出來的膛線卻是千差萬別,朱慈炅一發狠,把所有拉膛床的零件都用磨床磨了一遍這個問題才得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