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是漂亮啦,別看那麼小小的一塊,要織好幾天才能織出來呢。”
要織幾天?開玩笑的吧!看那小姑娘手裡的布,撐死也就一米多長,要織幾天?有這麼誇張嗎?朱慈炅不由好奇的問道:“那塊布也就三四尺,要織幾天嗎?”
秦明月彷彿行家般的品評道:“要是塊棉布估計一天就能織出來,絲綢的話就不可能了,那麼細密,一天能織一尺就算不錯了。”
棉布一天才能織一米多,絲綢一天半米都織不出來!朱慈炅突然靈光一閃,古代織布機的原理他不是很清楚,但是他在書上看到過工業革命劃時代的發明:飛梭織布機,正是飛梭織布機的發明吹響了工業革命的號角,從此各種新技術開始應用於生產,人類的生產力水平獲得了質的飛越。
飛梭織布機其實就是在老式腳踏織布機的基礎上改進過來的,其他地方基本上都跟腳踏織布機一樣,唯一改進的地方就是橫向用飛梭取代了手工木梭。這飛梭也很簡單,就在梭子兩頭各加一個滑輪就行了,每個滑輪上穿一根紗線,然後織布機兩邊各用一個滑槽拉動紗線,梭子便會在縱向交叉的紗線之間來回穿梭,快的跟飛一樣,所以叫飛梭,效率跟手工穿梭比能提高五到十倍!
手工產品的價格大概都是工料對半,效率提高五到十倍,也就是人工陳本只有原來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了,等於把總成本降低了三分之一左右,如果把飛梭織布機造出來,那不是能壟斷布料市場!
商業活動無非就是圍著人類的‘衣食住行’轉,這‘衣’可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果能把這個市場壟斷了,那賺的錢簡直是無法估算的。
想到這裡,朱慈炅開始考慮製造飛梭織布機的問題了。縱向那密密麻麻的線要怎麼排布,又要怎麼交叉,他不知道。這個沒關係,這些都是沿用老式腳踏織布機上的機構,他不知道自然有人知道,他只要知道怎麼用飛梭取代手工橫向穿紗就行了。
朱慈炅是急著回去找人商量飛梭織布機的問題,但秦明月不急啊,他只得陪在一邊繼續‘咬來咬去’了。
他們是午時過來的,一直逛到下午酉時秦明月才戀戀不捨的離開日興隆,其實她也沒買什麼東西,就買了幾塊布料,準備給自己還有皇上做幾身新衣服,由此可見這個‘衣’的確是人類下意識考慮的第一個問題。
看到秦明月的表現,朱慈炅做飛梭織布機的想法更加強烈了,一回到皇宮他便招徐光啟、畢懋康等親信連夜覲見,看看他們有誰對腳踏式織布機比較瞭解。
還別說,他手下這幫親信裡還真有人瞭解這個東西,宋應星在《天工開物》裡面就詳細的介紹了腳踏式織布機,這織布機的原理他自然熟悉無比。朱慈炅將飛梭的結構大概一說,宋應星立馬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不由崇拜道:“皇上真乃神仙下凡,這麼精巧的東西都能想出來!”
裝神裝久了朱慈炅也習慣了,聽了宋應星的讚美,他不但不臉紅,還在心裡美滋滋的想到:“這穿越可不就跟神仙下凡差不多嘛,哥們可是從未來穿越過來的,神仙都不一定比我知道的多!”
沒過幾天宋應星就將飛梭織布機的樣機做出來了,他又忍不住邀請朱慈炅去王恭廠看看這飛梭織布機的織布速度。朱慈炅欣然應允,不過有了日興隆那次微服出訪的經驗,他也不想在興師動眾,勞民傷財了,直接帶著秦明月和曹化淳,在點了十個大內高手,就這麼輕車簡從,偷偷來到王恭廠。
宋應星又是親自上陣,他一邊踩著腳踏板一邊興奮的介紹著飛梭織布機和原來腳踏式織布機的不同。
第一個不同是能織寬布了,老式的織布機一般都只能織三尺左右也就是一米左右寬的布,因為人的手只有那麼長,再寬就夠不到兩頭了,要兩個人合作來回扔梭子了,再加上一個踩踏板的人,三個人織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