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3部分

這三個人誰名聲最大,自然是黃宗羲,他可是’東林七君子‘之一黃尊素的長子,同時他還是明末清初’海內三大鴻儒‘之一,但就是因為他是黃尊素的長子,崇禎朝的時候他被溫體仁等奸臣踩的不要不要的,竟然連續四次科舉名落孫山,當時舉世公認’海內三大鴻儒‘之一,科舉竟然會名落孫山,而且還是連續四次,這說出去簡直就是個笑話,主考官的文章都沒他做的好,他竟然會名落孫山,崇禎朝科舉之黑暗可見一斑。

但是同樣因為他是黃尊素的長子,朱慈炅猶豫了,前文就說過,他反感一切朋黨,東林黨他同樣反感,當然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東林黨中也有忠君愛國的賢臣,像孫承宗、史可法、畢懋康這些不參與黨爭,一心為國的賢能他還是會重用的。

這個黃宗羲愛國是愛國,明亡後他還參與了抗清活動,但是,他最出名的可不是這個,他最出名的事情是在崇禎朝清算閹黨的刑部會審中,就在出庭對證時,直接掏出藏在袖中的尖錐扎的錦衣衛都指揮許顯純哭爹喊娘,然後又當眾將錦衣衛指揮同知崔應元海扁了一頓,還拔掉他的鬍鬚拿回去祭奠他的父親黃尊素,這麼個爆脾氣,朱慈炅真的擔心有點駕馭不了他啊!

至於顧炎武和王夫之倒還好,他們都是歷史上有名的文學家,也都參加過抗清活動,是難得的忠義之士,只是崇禎朝的科舉實在太黑暗了,他們這些文學巨匠,忠義之士,一般去參加科舉都是名落孫山,倒是那些軟骨頭,媚顏屈膝之輩,反而能金榜題名!

當然,現在是崇正朝,下面的官員誰敢這麼幹,朱慈炅絕對會扒了他們的皮!

這前三名倒是好定,就他們三個了,到底點誰當狀元呢,這個問題真是糾結啊,朱慈炅內心是有點偏向王夫之的,因為王夫之今年才才十八歲,只比他大三歲,可以輔佐他一直到老,但是黃宗羲和顧炎武也只比王夫之大了三四歲,王夫之的年齡優勢就不是那麼明顯了,糾結啊。

要是下面的考生知道朱慈炅在拿年齡來當點狀元的標準估計能氣的集體噴血,不過這王夫之的確是個神童,說出來大家可能不信,他竟然十三歲就考中秀才了!

當然,這些都是題外話,朱慈炅糾結了半天,最後還是決定,看他們文章,誰寫的好,就點誰當狀元,難得他主持了四次科舉終於來了一次看文章點狀元的公平之舉了,不容易啊!

最後,朱慈炅點了顧炎武,因為他在策對中’為學以經世致用‘的理念貌似有點恩師徐光啟的風采,同時引經據典闡述了怎樣用’聖賢之學‘來發展大明經濟,雖然說的有點深奧,朱慈炅完全沒看懂,但是,思想是對路的,所以,狀元就是他了。

至於王夫之和黃宗羲,文章都差不多,都理解了他想發展經濟的想法,但是,王夫之有年齡優勢啊,所以他是榜眼,至於黃宗羲,他那爆脾氣,只能去當探花了。

第十一卷 第十九章 科舉排名定前程

殿試當然不是點個狀元定個榜眼和探花就完事了,後面所有考生也要排定座次,確定一二三甲,一甲一般稱為進士及第,二甲則是賜進士出身,三甲則為同進士出身。

可別小看了這排名,一二三甲的排名基本上就確定了考生今後的前程。

一甲一般直接進翰林院,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授翰林院編修,其他則授庶吉士,這些其實都是短期職位,進入翰林院就說明你有了當高階官員的資格,地方或者中央中高階職位出缺時,一般都會在翰林院選人去遞補,明朝就有’非翰林不得入閣‘的規定,也就是說你不是翰林院出身就別想進入內閣。

二甲一般會去考庶吉士,爭取進入翰林院,如果考不上那就會被直接授予官職,一般都是六部各清吏司下屬的六七品小吏或者各州府的推官、判官什麼的。當然,也有運氣好的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