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五入的話。得經過雙方的同意。可說是種沒有辦法下的辦法。多半在大宗交易的時候才能看到。
也難怪掌櫃會這樣想了。象阿豆之前表現出來的狼狽樣。這點從他的穿著以及桌子能用一顆丹丸來換取不少晶石的話。實在是筆很上算地交易。丹丸只能用一次。越是修為低下的。效果就越差。晶石卻可以分開來多用幾次。
要是別的時候。掌櫃的如果看走眼了。店夥計會在邊上含蓄地提醒一下。這樣的做法不但不會受到責難。反而會因此而受到獎勵。俗話說智千慮必有一失。做生意的。肯定也會有走眼地時候。現在的問題是。剛才的一個竹香囊。在心理上砸暈了這位店夥計。以至於他到現在都沒怎麼回過神來。淨想著掛在脖子上地這個小玩意能換多少晶
同時。這家店鋪的掌櫃也不知道。他打量著的這粒清心丹。就是這位看上去修為很低、年齡也很輕的白嫩小夥自己煉製地。也難怪掌櫃的沒有猜測到這點了。在他所處的這個修煉界裡。煉丹師的年齡普遍都在半百以上。就這。也還是入門的年齡。真想要達到出師地那種境界。年齡至少也要在百歲以上。如果不到這個年齡就能滿師的。那就是這裡公認的天才了。
按照這樣的演算法。阿豆不但是天才。還是那種變態得成了精的天才。現在的他。才過而立之年不久。連入門的年齡都沒達到。但是阿豆已經能夠煉製一個修煉界所能包含這是什麼概念?也就是說。當人家還在苦苦追尋成功率地時候。阿豆就已經拋開則個了。轉而追求起更高檔的丹藥來了。
有一點要指出地是。外邊的修煉界。也就是阿豆現在所在的這個修煉界。煉丹師們天生就分成了兩大種。一種是不追求丹藥的數量。只追求幾種或十幾種丹藥的成功率。認為只有成功率。才是丹道最重要的事物。另外一種。就是追求煉製丹藥的種類。而對成功率不屑一顧。認為只要成功過了。就算是會煉製這種丹藥了。大不了。多煉製幾次就行了。至於對材料那麼摳門
事實上。除了上面的兩種外。還有另外的一種煉丹師。就是數量少了點。並且看上去就比較“有才”了。他們這種煉丹師。不但追求成功率。同時也在種類以及數量上下功夫。只不過就是。這種煉丹師鮮少有飛黃騰達的時候。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這句話。用在這裡也是沒錯的。當然了。有些天賦變態的。就成功得不能再成功了。比如說。我們的阿豆老大?!
對於自己煉製的丹藥。阿豆向來就沒那麼多的講究。
阿豆自從丹道大成之後。也不是沒有用過玉瓶。只不過就算他用了玉瓶。也是那種很同爐煉製的丹藥全部放在這個瓶子裡。為此。阿豆還特意解釋了他這樣的做法。據說是記載中有描述的。把這樣煉製的丹藥放在一起後。不容易去了藥性。
但!老道和叔祖他們還是在懷疑。這小子壓根就是在為自己的偷懶找藉口。可惜的是。就算是這樣。倆老也不能拿這懶得把丹藥分瓶裝的阿豆小子怎麼樣了。明擺著的。最多的一次。煉製出了近半噸的丹膠。算丹藥數量的話。怕是不下數十萬顆了?!
這麼多的丹膠數量。如果都要阿豆自己來搓分成丹藥。然後再裝瓶的話。保管這小子以後不會再煉製出來這種重量的丹膠了。頂多。也就是夠用就行了。免得煉製成功了。反而成為樁苦力活了。在小小道觀的時候。老道就曾經指派了數十位心靈手巧的女弟子。專門用來處理這樣的情況。
而!用阿豆的話來說就是。“丹藥我會煉製。不過材料什麼的。都要提前準備好。丹膠出來後。得找別人來搓分丹藥。不然的話。就算請我去我也不幹這種苦力活的。”古往今來。這煉丹師不喜歡把丹膠搓成丹藥的。估計也就阿豆獨一份了。
一般而言。煉丹師在煉製丹藥的時候。不管難度高下。都有失敗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