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喜悅的帶著這兩條,被分割的血淋淋的巨蟒返回山下的山寨。
當吳道跟隨眾人走出大山,來到一片大多都以吊腳樓形式搭建的山寨時,吳道也被這山寨的貧窮而震撼。以前他總以為,自己居住的三道溝村,是十里八鄉有名的窮山村。但相比眼前尼格生活的寨子,吳道覺得就好比三道溝村跟高檔小區的差距。
儘管這山寨每個人看上去,都顯得有些營養不良一般,但看到這些進山的人喜獲豐收。無論男女老少,都紛紛的圍了過來。看著那兩條被分成一斷一斷綁在樹杆的巨蟒蛇肉,這些村民也很驚訝,這麼巨大的蟒蛇這些進山的人是如何捕殺的。
隨著有幾名山民,將事情的經過說與大家知,很快吳道發現自己成了山寨最受歡迎的人。連那位在山寨中享有威望的寨主,都給予了吳道最高的禮儀。並且宣佈晚上召開全寨的篝火晚會,替遠來而來的貴客吳道慶祝。
令吳道有些尷尬的是,在這座山寨中能聽懂普通話的不少,但能講的山民真的很少。就連跟尼格一般大的青年,不會說普通話的都不少。
對此,吳道也很好奇的詢問了尼格一番,得到的回答是,這些青年從小就沒讀過什麼書。而他們接觸最多的都是本民族的語言,以至於他們能聽懂普通話,卻很難用普通話跟吳道這樣的外人接觸。
在對山寨進行了一番參觀之後,吳道著實有些感嘆這裡的山民條件堅苦到,全山寨都是點油燈過曰子。連最基本的電燈,他們都沒有。每到夜幕降臨,就是這些山民休息的曰子。只有偶然的節慶曰,才會舉辦象今晚這樣的篝火晚會。而這種晚會,同樣是山寨村民最高興最快樂的節曰。
一路上充當吳道的講解員,尼格也告訴吳道,當年他父親就是不希望兒子跟他一樣,窩在這貧瘠的山村。毅然將尼格送到十里外的小學讀書,最後又送尼格到鎮上讀初中。最初發展到,咬緊牙關送尼格去了縣城讀高中。
就在尼格即將進行高考的時候,為了兒子籌集學費的尼格父親,在一次進山打獵的時候突遭意外喪命於大山。本身生下來就沒見過母親的尼格,自然失去了繼續報考大學的機會。雖然山寨的人,有感於多年以來,尼格父親是山寨有名的獵人。
想舉全寨之力送尼格去讀大學,但尼格不想因為自己而讓本就貧困的寨子,變得更加貧窮。毅然退學回家,接收了鎮上的教育部門的聘請,成為當年他就讀小學的代課老師。教生活在這片貧瘠的山民子弟,一個能夠走出大山瞭解世界的知識。
聽到這個看上去似乎比自己還要小几歲的尼格,小小年紀就有如此善心,吳道也是深受感動。得知這裡的孩子,都有著跟山外孩子不一般的求知慾,但有時候他們連基本的課本錢都沒有。往往清早踏著晨光下山,傍晚在返回村子。
有些比尼格寨子還遠的村寨,那些學生更是週一背來五天的米菜,就住在山下那間已經建立了十多年的小學裡讀書。非但沒感覺條件艱苦,還學的非常用心。只可惜,這種師資不足加上條件有限,從這些山村小學走出的學生,到了初中跟高中往往跟不上城裡的孩子。
在這種一切以分數決定成敗的年代,他們想出人頭地無疑更加困難。況且到了鎮上或者縣城,那怕學費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減免,在外面的開銷也足以令這些貧困的山民承擔不起。
正是陷入了這種如同惡姓迴圈一般的困境,讓居住在這片大山之中的山民們,世代過著貧苦的生活。年年都是靠天吃飯,偶然能獲得的收入,更多都是從這片茫茫的大山中賺取。但賺取到財富的同時,他們也會時不時的為此付出生命的代價。
尼格不願意拖累村民,毅然返回山村,就是不希望看到跟他一樣成長起來的年青一代,還窩在這偏僻的小山村,看不到外面的世界變化到底有多快。那怕就是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