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和火燒。
還有就是現場痕跡的鑑定和分析。
不管是警方的偵查還是鑑定人員的鑑定,線索都指向這起車禍是一起簡單卻悽慘的意外事故,所以最後警方並沒有繼續在刑事上進行調查。但是,我卻發現了一項紕漏:鑑定中心竟然沒有對那幾具屍體進行身份的認定。
我迅速地翻閱了卷宗材料,果然,卷宗中根本就沒有給出鑑定證據證明那幾具屍體死的是誰。關於屍體身份的認定,警方只透過非常簡單的兩個方法:一是根據車子的主人和當天車子的去向進行推定,而是根據目擊證人證明許嶸崢夫婦和兩名拉貨工人確實上了車禍當事的兩輛車子。
我立刻對溫寧說出了這項漏洞,溫寧不解地看著我,他說道:“幾年前,那個市還比較落後,出現這樣的偵查漏洞比較正常,難道你懷疑,死的兩個人,不是許嶸崢夫婦”
我回答:“有人看到當事人上車,但是他們中途不能下車再換人上去嗎”斤頁巨血。
被我這麼一問,溫寧頓時啞口無言。讓我產生這樣懷疑的,主要是那幾張屍體的照片,我對兩名拉貨工人並不在意,我在意的是許嶸崢夫婦。車禍之後,許嶸崢的面部還是能夠比較清晰地辨認出來,我看過許嶸崢的照片,所以我確定,那名死者就是許嶸崢。
但是其他人,包括崔雲伊在內的人,全部被炸的面目全非,根本沒有辦法進行確認。崔雲伊的屍體照片有好幾張,憑藉著回憶,我把在許伊家看到的崔雲伊照片和屍體的照片進行了對比,體型上,照片還是比較吻合的。
但問題就是出現在崔雲伊的臉上。
據目擊證人稱,許嶸崢和崔雲伊上車的時候,一起坐在車後座,也就是說,他們捱得很近,所以排除其他因素的影響,他們所受的爆炸衝擊力應該差不多,但是為什麼許嶸崢的面部那麼清晰,而崔雲伊卻面目全非最新章節百度搜藍色書吧
 ;。。。 ; ;
第361章 車禍(2)
仔細地對比幾張照片,被認定為是崔雲伊的那具屍體竟然是其中面目毀壞最嚴重的一個。其他人,至少還能分辨出哪裡是眼睛,哪裡是鼻子,而疑似崔雲伊的屍體的臉卻被炸得像一坨漿糊一樣。
同樣的爆炸案。同樣的火燒時間,大家的受傷程度有差異,非常正常,但是受傷程度差這麼多就有值得懷疑了。特別是與許嶸崢屍體的差異,他們挨的最近,所以受傷的程度也應該最近才對,可是這兩個人的受傷結果卻恰恰相反。
“李教授,你的意思是”溫寧聽了我的分析,問了一句。
我還沒回答,沈諾就替我把我的猜想說出來了:“李教授是在猜測,車禍發生的時候,許嶸崢用盡全力對自己的臉實施了保護的措施。”
沈諾的確非常聰明,這是我的其中一個猜想。當時大家都面臨同樣的緊急情況。所以大家的反應也不應該相距太多,以其他大多數人的情況來分析,大家應該都沒反應過來,所以沒能在那麼短的時間內採取保護身體要害的措施。所以才會全身上下皮開肉綻。
而許嶸崢的臉部卻比較完好,這很有可能是爆炸在發生的時候,許嶸崢用盡全力將自己的臉擋住,這才降低了爆炸對他臉部的損傷。有那時間的話,許嶸崢該保護的應該是自己的腦袋,而不是臉,那麼,許嶸崢死前的目的就值得推敲了。
他似乎是想讓別人辨認出來。屍體是他的。
“可是,許嶸崢這麼做有什麼作用。警方最後透過調查,肯定也能確定身體是他的。”聽了沈諾的分析,溫寧反問。
我蹙眉道:“許嶸崢的屍體是確定了身份,但是他身邊的屍體呢”
溫寧再次啞然,可以說,當年處理這起案件的警局並不是因為時代侷限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