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燈時分,李懷江回到懿祥閣正房,方得知媳婦被皇后召進宮中,快到戍時李婉才從宮裡回來,同時也帶來了一則重磅訊息。
“殷家確實是不二之選,便是新年前太子府再納側妃之事過於倉促,皇后娘娘亦是沒有頭緒,才詔我入宮商議,我想皇后雖不提,怕已是察覺皇上身子有恙,不好再為此等宮闈擾了皇上,待事情有了決策,再與皇上說來。”
太子妃倪氏的身子已到了強弩之末,怕是熬不過來年開春,彼時太子府沒了太子正妃,少不得再次引起朝堂權臣的欲動。
畢竟那是未來國母之位,誰不想成為下一任的國丈,殷家雖是百年文臣之家,卻是在起義當年便心向高家。
自高家繼任大統,殷老太爺勤勉扶政,於國子監為朝堂培養良臣能將,納殷家女入太子府,他日太子妃倪氏薨,皇家便可名正言順的將殷側妃扶持為正。
有了殷家這門朝堂外戚,亦算是為太子日後繼承大統多了一層靠山羽翼。
李懷江抿了口熱茶,點點頭,帝后愛子之深,則為之計深遠。
只是,李懷江想得更深一層,太子府還關了位吐蕃貴女,倘若太子妃薨,訊息很快便會傳入吐蕃。
由此,滇關的戰事必然需得加緊,在吐蕃有所覺察之前,反制不意。
李婉僅一個眼神就知道男人在想什麼,微笑道,“太師可是需要密信送往老二手裡?”
李懷江笑笑道,“無妨,不緊著一兩日,明日我手寫了書信,讓夜一跑一趟便是。”
李婉想到了什麼,道“我想,明日便讓炎哥兒回到太子府,好的讓孩子多陪陪他的母親。”
“好。”
李懷江應聲,握過媳婦的手,他們倆當真是操碎了幾家孩子的心。
“今日煦哥兒、珩哥兒的宴席,夫人可過得歡暢?”
李婉嗔他一眼,知道他想問什麼,“裴家太太是個知禮懂分寸的,裴家姑娘亦是不錯,過幾日我讓仲夏送去請帖,常邀裴家太太到府上吃茶便是。”
“夫人覺得好,便是。”
“估摸著時日,靈兒該是在哥兒入場前幾日方能抵京,幾年不見,也不知瞵哥兒長成什麼樣了。”
雖然她與秋靈沒有母女血緣,但高瞵乃他們高家的孩子,且秋靈亦是她與李懷江看著長大的,總歸是心裡想念得緊。
此次接秋靈母子倆入京,到底是擔心再生起當年梁親王妃那種事,敵寇行事何其歹毒,挾持親王家眷此等下作之事他們不是沒做過。
李懷江聞言,長長的嘆息道,“若北境此戰能將對方打成附庸小國,或能換來大盛上百年的安寧康泰。”
李婉笑笑,“今個皇后說起,三皇子府和四皇子府已是挑了幾名品行不錯的閨秀,年後先將她們納入皇子府為側妃。”
李懷江聞言,不免有些詫異,“側妃?正妃未選,先擇側位,怕是引起朝中大臣誹議。”
“我想,皇后該是以為俊哥兒心有所屬,特將主位留給他自個做主。”
高俊上回冒然出城,早便讓帝后二人有所猜疑,做老子孃的最好猜懂孩子的心思,念在曾經對孩子的虧欠,於婚事上也做了大讓步。
生於皇家,能遇著如此心思厚道的帝后,皇子們該是惜福才是。
許是大半輩子厲經血染沙場,更希望孩子日子過得舒坦,隨著權勢被皇室逐漸收攏,為皇子納妃只不過是為朝臣將權勢緊密維繫。
--------
幾日後,皇室幾位皇子連同太子府納妃旨意下抵,被選中的朝臣閨秀家中,無不喜慶一片。
尤其是殷家,他們萬不敢想皇后竟是將他們殷家女指給太子為側妃,雖然同時被指給太子府的側妃閨秀有三名,如殷老太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