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手,尤其是當中的一匹白馬,還有一匹大紅馬,讓陳國喜感覺非常的喜歡。他以前做慣了馬伕,看到好馬,自然是愛不釋手。要是以前,他說不定就要翻身上馬,好好的遛一遛了。只可惜,現在年紀大了,不敢折騰了。
張準腰上有傷,暫時還無法騎馬,同樣只能是看著了。不過,即使如此,他也要看看,這些戰馬,到底是不是真的那麼厲害。不說是多爾袞和多鐸的坐騎嗎,看看它們有些什麼能耐再說。
“劉芒”
張準隨口叫道。
“到”
劉芒在旁邊答應著。
“去將李昭輝找來要他帶十個騎馬的好手來”
張準沉聲說道。
劉芒答應著去了。
李昭輝他們出身關寧鐵騎,在下放到部隊以後,自然是在騎兵營訓練。由於韃子一直龜縮在登州城不動,龍騎營和豹騎營的戰士,大部分都在黃縣東面的空地上進行日常的訓練,同時負責監視登州城韃子的動靜。李昭輝他們也在那裡,距離黃縣倒是不遠。
果然,一會兒以後,馬蹄聲響,李昭輝到來了。不但李昭輝到來了,謝友志也到來了。兩人到來的時候,還有說有笑的,看起來關係是相當的親密。
張準狐疑的問道:“謝友志,你原來認識李昭輝?”
謝友志立正說道:“回大人,我們以前見過幾次面,不是很熟。我原來駐守在寧遠,他在松山堡。聯合作戰的時候,他是千總,我是小兵,我認識他,他不認識我。”
張準恍然大悟的點點頭。
難怪,他們倆都是遼西出來的,都是隸屬於關寧鐵騎的戰鬥序列,下去部隊以後,自然多了幾分親熱感。只不過,以前,李昭輝是騎兵千總,謝友志是小兵。現在,剛好倒過來,李昭輝暫時是小兵,謝友志卻是副指揮使兼隊正了。
其實,在當時,並沒有“關寧鐵騎”這樣的稱呼。關寧鐵騎這個名字,是後世的人加上去的。這個名字,其實包括遼東明軍的兩萬騎兵部隊。這兩萬騎兵部隊,分為前右、中等五個營,分別駐守在錦州、寧遠、山海關、薊鎮等不同的區域。
一般的明軍戰兵,每個營的兵力大概在四千人左右。當然,前提是滿編的情況下。營級指揮使,官銜一般是守備或者遊擊,高一點的是參將。如之前的李成棟就是守備,宋德鋼原來就是遊擊。
但是,遼東明軍騎兵的這五個營,指揮使都掛著副總兵的職銜,有的甚至掛著總兵的頭銜。比如說,吳山桂的老子吳襄,就直接指揮著一營的騎兵。可見,遼東明軍是完全以兩萬騎兵為核心的。日後吳三桂和李自成大戰,出動的就是關寧鐵騎的主力。
李昭輝帶來了九個人,加上謝友志,總共是十一個人。一個個都是矯健的小夥子,看起來都是很利索的那種。看到眼前的這些戰馬,他們都情不自禁的兩眼發亮。關寧鐵騎的戰馬數量其實不少,好馬卻不是很多。因為,他們的戰馬,主要是從林丹汗那裡大批次的買來的,又經過御馬監這個二道販子,好馬的數量基本是零了。
當時的大明朝,有個專門的機構,負責馬匹的購買。這個專門的機構,叫做御馬監。每年,御馬監都要在大同的馬市,利用茶葉、絲綢、藥材、瓷器等作為交換物,從蒙古人那裡購入大量的戰馬。最高峰的時候,一年就購入三十萬匹戰馬。最少的時候,每年也有十萬匹左右。因此,大部分的明軍,是不會缺少戰馬的。
但是,怪胎就怪胎在這裡。御馬監購買到的戰馬,並不是直接撥付給軍隊使用的,而是儲備在各個牧場裡面。軍隊要使用戰馬,還要自己拿錢,從御馬監那裡再次購買。換言之,你軍隊要是不出錢,我寧願讓戰馬都老死在牧場裡,也不給你使用。
是不是覺得非常怪胎?非常的不可思議?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