鴛鴦帶著晴雯進了主屋最西側的屋子,那是韓老孃和金釧兒給她們收拾出來,讓她們這幾日住的。
鴛鴦不好意思的笑道:“讓你看笑話了,大表嫂就是那樣的性子,成日裡打著小算盤,就怕號了虧,其實心地倒也不是很壞的。”
晴雯好笑道:“這有什麼,比起我那糊塗的兄嫂,可是要強上許多了。只是韓大嫂怎麼那麼不喜歡韓三哥的未婚妻子呀?”
鴛鴦苦笑道:“還能因為什麼呢?不過就是嫌文家太過貧寒,條件不好,怕往文家搭太多的銀錢罷了。”
說著,向晴雯詳細說起文家的情況。
原來文家也不是悠然村的原住民,是文太爺那輩子,遷進悠然村來居住的。那個時候,悠然村的土地還給了村民,村子裡的生活,漸漸好了起來。那時的村長是韓老爹的祖父,韓太爺覺得村子裡大多的人都目不識丁,在村子裡也就罷了,可是隻要進了城裡,就會因為不識字而吃虧。
所以,韓太爺左託右求的,請了文太爺一家遷進村子裡來,求文太爺教悠然村的村民識字,教村子裡的小孩子們唸書。這文太爺是舉人出身,只是因為家境太過貧寒,且為人比較固執、不通圓滑,故功名上沒有再進一步,平日裡只靠教書過日子。
韓太爺對文太爺很是大方,帶著村民給文家蓋了房子和院子,還從村子的公中分了地給文家。就這樣,文家在悠然村裡紮下了根,且頗受村民們的尊敬。後來文老爹成了年,娶了韓家鄰居李家的女兒,然後也跟著文太爺,教村民們識字,教小孩子們唸書。待文太爺過世後,文老爹就成了村裡唯一的教書先生。
文老爹和文李氏夫妻恩愛,共生養了四子二女。先時,文老爹任著教書先生,村子裡每月都有一定的供給,文家又有地,種些糧食、菜蔬等吃食,一家子過得也算是寬裕、安穩。
偏偏文家長子皓然十歲的時候,大病了一場,自此之後,就成了藥罐子。一個月裡頭,足有二十日左右是病著的,請大夫、買藥、買補品的,日子長了,文家的銀錢就緊張了。
四年前,文老爹又因重病而過世了,文家就只剩下文李氏一人,託著六個子女,過著銀錢緊張的日子。那時,文家長子有病在身,文三子和文四子又年歲甚小,故文家就只有次子皓傑能下地幹活兒。農忙時,文李氏孃家的哥哥帶著兩個兒子,還有韓老爹父子四人,去幫著文家乾地裡的活兒。
這文老爹過世了,文家少了每月的供給,地裡的活兒又只有皓傑一人能幹,文家孩子又多,皓然看病、吃藥又要用錢。這幾年下來,文家的日子是越來越貧寒了,因為銀錢的不湊手,賣了一些地不說,還欠了李家和韓家的銀錢。
去年的時候,韓老孃想給三兒子張羅個媳婦,把親事定下來。偏韓三哥誰都不要,就一心想娶文家長女雪霜為妻。韓家與文家幾十年來,走得都頗親近,對文家的人也很熟悉,深知文雪霜是個好姑娘。故也沒有嫌棄文家的貧寒,託了文李氏孃家的嫂子李老孃作媒,去文家提了親。
都是自小玩到大的,文雪霜對韓三哥也不是沒有意思,故韓家來提親後,文李氏問了女兒的意思,見文雪霜點了頭,文李氏就應了這門親事。韓家也知道文家的艱難,故下聘時備出的聘禮,比娶前兩個兒媳時,都多出了許多。而且自正式定了親,韓老爹就讓韓三哥去文家,與文皓傑一起幹文家的農活兒。平日裡文家有了難處,韓家也主動過去幫忙,兩家好的如一家似的。
因為聘禮多少的事情,韓大嫂心裡已經是積滿了怨氣。兩家結親後,韓家又那麼關照文家,人過去了不說,銀錢和東西也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