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4部分

剛越過金頂,便見斜刺裡飛來三道白光。內中一道光最強烈,宛如大白經天,長虹飛瀉,與眾不同,一見便認出是髯仙李元化。二人原是同門至好,許久不見,自是想念。方要搶前相見,無如轉世不久,功力尚淺,對方卻是與日俱進,比起前生同門又加強了許多,本追不上。那三道劍光來勢絕快,沈琇師徒又被崖腳擋住,對方不曾發現,只看得一眼,便往絕壑之中飛射下去。等沈琇師徒跟蹤追到,崖前已無影跡。素常心熱情厚,劫後重歸,遙望宮牆,早生依戀,況是同門至好,急於見人,也未想到有不願見之人在內,急忙穿雲直下。

剛到凝碧崖古捕巢下,便見仙籟頂旁迎來男女五人。定睛一看,當前四人,乃是髯仙李元化,坎離真人許元通,妙一夫人荀蘭因,同了黃山餐霞大師。後面一個相貌清奇的老和尚,正是前生對頭曉月禪師。沈琇不禁想起一段往事。

當初因為大師兄玄真子再四向恩師堅辭,說他本人道淺力薄,不堪承繼道統,二師弟苦行頭陀將來又要重歸佛門,算來算去,只有妙一真人齊漱溟九世修積,道高福厚,又是夫妻同修,歷劫多生,從未離過師門,併為恩師代完三千萬外功的宏願,不論內功外行,法力心性,全都高人一等,為眾表率。事前為此曾向眾同門商議,多無異詞,實是眾望所歸。本派不久二次開山,發揚光大。恩師仙去以後,非像齊師弟這樣道高德重的人,實不足以排除萬難,當此重任。為此集眾請求,敬祈恩師先期傳以衣缽,使其早正名分,就便考查他的功行,而令眾心悅服,免得日後另生枝節。弟子等也必從旁相助,決不使其辜負深恩。恩師長眉真人雖未當時答應,已經默許。一班同門多和齊氏夫婦交厚,道法也多弗如,再經過玄真子、苦行頭陀三次請求,均認為將來必行之事。齊氏夫婦由此越發勤奮,功力大進。一班男女同門心悅誠服,個個歸心。內中只有曉月禪師一人私心忌刻,前聽說玄真子、苦行頭陀兩位迫隨師父六七百年的開山門大弟子,一個謙抑退讓,一個只等恩師仙去,便要重歸佛門,眾同門只他最長,從師年久,法力又高,對於繼承教主,二次開山,從不作第二人想。不料玄真子忽然薦賢自代,好生嫉憤。無如詢謀企同,眾無異詞,當然不能獨持異議。當時默然,無所表示,心中實是氣極。當玄真子第三次請求下來,恰值齊漱溟奉命出山未歸。沈琇因聽師父不特面示允意,並還說起荀蘭因的功力仙福不亞乃夫,將來正可分掌男女弟子,為本門留一佳話,語多嘉獎。本是至好,自然心喜,一見面,便向其道賀。卻瞥見曉月禪師在旁冷笑,恩師說完前言,立即飛走,不在洞中。沈琇知他不服,向其責問,言語失和,因而生嫌,後便惹出好些事來。便自己上次兵解,一半也是因為此人。如今事隔多年,見他仍然沉著一張臉,全不似前行四人神氣,不禁想起前生屢受愚弄經過。心雖有氣,但想到劫後重逢,終是多年同門之誼,如何剛見,便與人計較?

沈琇念頭才轉,妙一、餐霞兩同門姊妹已先迎上,執手殷勤起來。李,許二人也各禮見,互詢別況,全都欣喜非常。談不兩句,曉月禪師也緩步走到,因是師兄,便先向其行禮。曉月禪師道:“想不到師妹居然前因不昧,未假師長之力,劫後重歸。可同我洞中小坐如何?”沈琇答道:“妹子此來,尚未拜見恩師;再者,前生誤犯教規,方遭此劫,也應先去請罪。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