舔舐著自己傷口的日軍雖然沒有徹底消停,不斷地調兵遣將。
坦克發動機的轟鳴聲隱隱從遠方傳來,大量的工兵源源不斷的進入戰場,由500多米外就開始構築野戰環形工事。
樓內的中國守軍們自然也沒閒著,有的在修補樓內殘缺的工事,有的在戰鬥結束後收斂好今日一戰犧牲的三名戰友遺體。
用蘇州河流淌的河水將他們滿是血汙的臉和身體清洗乾淨,再用攜帶的白布將已經不再溫熱的軀體裹好。
樓內,除去負責警戒計程車兵,其餘300餘官兵,包括纏著繃帶的傷兵們,排列成排,給他們的兄弟默哀送行。
按照陸軍中校的意思,自己等人既然要在這裡堅持到彈盡糧絕全員盡墨,那也不用太費事,直接在一樓掘開地板,挖出墳塋。
不光是這三名戰死計程車兵會埋在這裡,將來,這裡亦是524團1營包括他這個中校在內的埋骨之地。
唐刀當然知道歷史的走向,用不到四日,那些大人物們就會扛不住來自西方世界的壓力,迫使四行倉庫守軍撤退,不光是這裡的人不會全數戰死,所有犧牲者的遺骸也會被帶走。
不過,唐刀卻沒有阻止士兵們看似無用的挖掘,他突然想起一個極其重要的資訊。
貌似,在日後他造訪四行倉庫的時候,有解說員提及四行倉庫之下有地下室的存在,應該是當初設計成金庫的時候專門用來儲存貴重抵押物的地方。
但曾經的四行倉庫之戰戰報中並沒有提及什麼地下室,或許,能從這裡找到這個貌似已經走進死衚衕戰場的新的方向?
而且,看著視野中日軍工兵們忙忙碌碌的身影,唐刀福至心靈。
歷史固執的車轍雖然沒有被改變,但他這隻小蝴蝶的到來依舊改變了車轍中看似不緊要的花紋。
四行倉庫之戰已經和曾經大不相同。
曾經的四行倉庫之戰,整整三天四夜,自身傷亡不過二十,斃傷日寇近二百,可沒有像這次這樣一戰就把日軍坑死兩三百,總戰績已經過四百之數。
愛因斯坦曾說過,時間線有無數條,人們所做出的的每一個選擇,都會讓你的人生走上不可重複的路,再歸入時間的長河。
也就是說,自從唐刀一點也不唯物主義出現在這裡的那一刻開始,四行倉庫之戰就已經不是唐刀所瞭解的那場戰鬥了。
那,日軍定然也會做出不一樣的戰術選擇。
而四行倉庫大樓,對於三面合圍而來的日軍來說,就像是一座城。
面對如此堅城,日軍會做什麼呢?
唐刀不敢怠慢,將自己的想法向陸軍中校彙報。
迅速安排完手中的事項後,陸軍中校立刻召開指揮部會議,命令唐刀擔任倉庫大樓內火力、工事構築總指揮,由他負責大樓內新的工事構築和火力點調整。
一營目前沒有工兵,所有士兵除去傷兵以外,都必須聽從唐刀調配參與工事構築。
有了這個指揮權的唐刀大刀闊斧,首先安排一個步兵排對一樓地面進行挖掘勘探,另外派出三個步兵排對倉庫外的戰壕工事進行擴寬和向外繼續挖掘。
大有一種和日軍那邊同樣大興土木挖掘戰壕比著來的意思。
中日兩軍都在揮汗如雨的和泥土較勁。
但在10月27日的這個戰場突然變得有些寧靜的下午,在淞滬閘北的土地和天空下,揮汗如雨的雙方士兵不是主角。
主角,是屬於這片土地和天空的主人-----中國人。
中國守軍在午後的決戰中勝利了,隨後,從醫院那邊傳來訊息,那兩名英勇的踏鼓而歌的女子性命應無大礙,65毫米友阪子彈可怕的穿透力將柔嫩的身軀一擊而穿,反倒是減少了彈頭變形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