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目前在八旗之中地位雖低,但這個政治地位並非不會變動,八旗孰強孰弱,主要取決於旗主。
他們地位低,就是因為暫時還沒被努爾哈赤一系完全消化,保留了一定的自主。
這並不意味著他們不能打,恰恰相反,他們很能打,而且在歷次戰爭中都鉚足了勁要表現自己有用,這支才得以儲存。
雖說戰鬥過程並不像戰報上寫的那麼英勇,但漠南蒙古確實對他們造成的殺傷極為有限。
這支合滿洲鑲藍與蒙古鑲藍兩旗的部隊,本來有軍兵近三千,如今仍有兩千七百餘人。
費揚古一點都不怕漠南的蒙古兵。
同等兵力,他有把握在極短的時間內將之擊潰,就算多出兩三倍,他也有與之周旋的勇氣。
因為他跑得快。
在山地,近三千步騎兵十二日躥了八百里地,橫渡大河三條,數次逃出包圍圈,還好整以暇地在熱河修造營地。
這樣的結果,本來就已經能說明八旗軍的優勢所在了。
他可沒有不要命的狼狽奔逃,實際上還扭頭犯了兩回欠,想伺機打掉敵軍一部。
無奈,漠南的蒙古兵是真多。
八旗軍不是什麼野蠻天兵,並不是像傻子一樣狂熱的陣地上湧、往木柵鹿角上撞、往刀子槍炮上挺。
恰恰相反,他們作戰和明軍一樣,極為精明。
能呼朋引伴以優勢兵力作戰,就絕不以劣勢兵力跟明軍懟。
在此基礎上,他們的組織力度和多兵種配合能力也非常強。
他們作戰慣例,跟明軍相比沒啥特別。
以巴牙喇保護主將指揮。
中堅力量是披甲的重步兵帶無甲步兵以及旗奴廝役,配合楯車等野戰兵器,列營於正面頂住敵軍。
少量的巴牙喇前哨也就是護軍,配合大批披甲騎兵、無甲騎兵,繞後、側襲,自邊路突破,一舉打破敵陣。
這種慣用戰術,不稀奇,誰都會用,甚至最熟練的就是明軍了。
從明初朱元璋的柺子馬,一直用到現在的兵分五哨,基本戰術沒變過。
所以才會出現營級編制,明金兩軍經常互懟出個不分上下。
山地,又是後金軍的優勢地形,漠南騎兵的劣勢地形。
費揚古在這方面很有自信,想著機動作戰,吃掉幾股數百規模的蒙古兵,讓他們不敢追得太狠。
結果一繞,傻眼了。
因為蒙古兵也在繞,而且碰面了也不打,就拖甚至撤退。
以前所未有的組織力,表現出一種不欲野戰,只想把他包圍殲滅的意圖。
這種狂熱意圖的表現,讓費揚古害怕。
,!
因為明軍也好、蒙古軍也罷,他就從來沒見過只想殲滅他們的敵人。
在費揚古的視角里,敵人看見他們的小股遊騎,只要兵力相當,甚至哪怕明軍數量少,那都是命都不要了衝上來就打的二愣子。
這種情況在小股作戰中尤其明顯。
對方就突出一個創業熱情,撲上來就要噶人頭。
因此後金所有大小貴族,最熟悉的戰術就是誘敵深入,然後打殲滅戰。
別管是幾百人還是幾千人,都可以誘。
而現在這些變聰明的蒙古騎兵,顯然在他們使用誘敵深入的計策。
而且是不管看見他們數騎,還是數百騎,都在引誘。
他們的側翼騎兵一繞,就跟漠南的側翼騎兵撞上了,換條山路再繞,還撞,再撞。
四面八方,山路上全是敵人在小股繞後。
費揚古就是這麼一路在燕山山脈中撤了八百里地。
他人都傻了,十萬個想不通,漠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