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沒往那想罷了,之前我一直想著要住那麼多人,房屋肯定是要往高蓋。直到今天看見馬廄後記起來。
在火鷹公國的大多數地方,為了節省建築材料,馬廄通常並不是與地面持平的,而是挖下去一米甚至是兩米左右,然後再在地面壘砌矮牆,用木材和茅草搭起棚頂。這種建築方式事實上在人類地氏族部落時代就出現了,那時候的人們挖得更深、更大。甚至足以容納這個部落的人居住。
現在我也可以將這種建築方式重新採用,劃出差不多兩百平方的長條形位置作為一棟一百人房屋的標準使用地,然後朝地下挖兩米深,用夯土法可以將挖出來的泥土直接用來在地面壘砌成距離地面高一米的厚牆或者是斜面牆,最後沿著夯土牆豎起兩米高地木柱,底下就插五六米的木柱,這樣對於木材的要求將大大降低。最後搭起棚頂,這樣,一棟“房屋”就算完成了。
當然,僅僅只有房屋是不夠的。同時還需要大量的木匠製作三層的木床。這是最緊缺的,相信製作木床相比起蓋一棟木屋來說,說需要的材料以及工藝要簡單得多。這樣的房子蓋出來的壞處就是光線不足,但這時候地房屋大多數都是光線不足,我現在所居住的火鷹堡更是如此。而好處呢……就是冬暖夏涼,棚頂與矮牆之間也留著一米左右的通風位置。比帳篷要好得多。
這樣的房屋每一棟都配一個蓋在地面上的公共廁所以及一個公共澡堂和公共食堂。同時每十棟房屋配一個醫師。而這樣的建築將沿著火鷹城到修女堡道路一路修建,也就是南丁堡北部那個交給楚妮院長地城堡,這是為了長遠地打算才這麼做的。沿著這條道路修建的話,這些公共的住房將會很快完成。不然的話,光是南丁堡那邊的人遷來遷去在糧食上就要浪費非常多。還不如從火鷹城和修女堡開始同時修建,每隔一段距離修建一個,直到近千棟這樣的房屋相連。更重要的是,這裡雖然距離南丁堡以及更東部領地的落葉森林鋸木廠有一段距離,但是至少不是太遠。而在這條道路沿途一直到託斯要塞都有采石場。
最重要地就是這個,採石場。當房屋問題解決的時候思緒也頓時開闊起來,鵝毛筆飛快地在紙面上帶出一條條的曲線。對,就是採石場,我並不是需要他們去採石場工作,而是準備向猛牛老丈人以及火鷹大公妃還有沿途的領主們索要金錢購買沿途採石場的石塊,然後修建從火鷹城到託斯要塞的道路。相信火鷹大公妃以及沿途的領主們不會介意地。因為我是在為他們修建道路。同時也用這筆錢從他們地採石場購買石塊,管他們要點勞務費來養活這支修路大軍相信他們不會介意的。肯定不會介意。只是猛牛老丈人那邊……他應該還不至於破產吧。
可路還是要修地,統一的神聖拉納帝國有兩條生命線,第一條就是阿萊河,從天鵝堡湖到赫森城附近的河運。還有一條就是東起天鵝堡,經石堡、託斯要塞、南丁堡、修女堡,最終西抵火鷹城的道路。若以託斯要塞作為中軸將神聖拉納帝國分成兩塊。帝國的東北部地區,垂柳城、石堡到天鵝堡的連線都可以靠阿萊河完成,但是從託斯要塞到火鷹城的連線則必須由陸地完成。偏偏現在南邊陸地的這條生命線與北部阿萊河那條生命線相差是如此之大。
這關係到將來神聖拉納帝國石堡……天鵝堡王朝對於西部地區的控制力度。當託斯要塞的駐軍能夠快速地抵達火鷹城就像禿鷹要塞的駐軍能夠快速抵達阿萊河邊的任何一個地點時,這已經不僅僅是神聖拉納帝國範圍內貨物流通速度的優勢了,軍隊補給的成本也將更低,而且,哥頓出產的鐵器以及重武器也將更加方便地向火鷹城進行輸送,特別是大炮。而火鷹城呢,作為帝國西陲最大的城市,它將決定神聖拉納帝國與其長久的敵人…………三百合王國每一次戰爭的結局。
這也是前兩天我在看過流浪者營地之後沒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