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堪垂在了肩上。
“科尼利厄斯!”
正當老牧民想著要繼續放牧時,卻聽到小迪布驚叫了一聲,接著就跑過了他的身邊。
伊森一把抓住孫子:“你幹什麼呢!”
“是科尼!科尼跑過去了!”小迪布的聲線中竟是帶上了一絲哭腔,頗有些急切。
老牧民這才發現。
自己的羊群中,竟是躥出了一隻小黑羊,向著那遠去的過路人直衝而去,它行動矯健、速度敏捷,這一會兒已經衝到半途,想抓都來不及。
正是小迪布口中的“科尼利厄斯”。
為了培養族人馴獸的技能,增加他們與動物的親和力,大人們會給小孩安排一個類似抓周的儀式,讓他們挑選一隻動物幼崽從小培養,一同長大。
一般而言,族中長老準備的都是小骨犬。
這樣長大了,還能作為牧民得力的夥伴。
偏偏在小迪布履行儀式的那一天,一隻小羊犢不知用什麼辦法,拱開了羊圈的大門,從中一躍而出,一路衝進了營帳。
結果在大人們的驚呼聲中,慌不擇路,一把頂翻了面前的小狗崽,直接撞進了小迪布的懷裡,逗得年幼的他呵呵直樂。
為了尊重傳統,也是看這小羊好像真有些聰明,大人們也就沒把它給抓回去,就讓小迪布這麼一直養著。
當時,正好有一個號稱“無面”的大部族馴獸師路過,聽說了這件事,對此非常感興趣,親自去看了看小迪布和這隻小羊,之後就給小羊取名“科尼利厄斯”——據說是古語中一種象徵著王權的號角。
小迪布不知道那位厲害的無面為什麼給一隻羊取這個名字,讀音太長他也有些記不住,所以有時候也只叫它“科尼”。
不過在和小迪布一起長大的過程中,科尼利厄斯的確比其他的羊聰明,讓小迪布馴養放牧的能力學習得很快,甚至超出同齡人一截,二者也培養出了不小的感情。
然而此刻,伊森狠狠拉住了孫子:“……算了。”
沒想到在這關頭,一向聰明的科尼居然不聽話了。
他一看,那隻小黑羊一路狂奔,還發出咩咩的叫聲,也引得了那路人的注意,讓他令蠻牛停下腳步,翻身下來。
接著,還沒等科尼頂著長滿螺紋的角撞上那人,就被他一把撈起,驚得手舞足蹈,咩咩亂叫。
頭戴斗笠的路人,看了這羊一眼。
然後隔著沙丘,遠遠地和爺孫兩人對望。
伊森頓了頓,卻沒有開口討要。
他不清楚對方的為人和來歷,沒必要節外生枝,哪怕會損失一頭羊——這世道,別說落在別人手裡的東西,有幾樣能拿回來的?就是自己手裡的,也不知什麼時候就會為人搶了去。
更別提,是荒漠上的一隻羊了。
換算過來,就是一頓飽餐和接下來好幾天的乾肉……關鍵時刻,也相當於過路人的一條性命。
小迪布察覺到肩上爺爺的手掌用力,也只能憋住淚水,靜靜看著,懂事的沒有作聲。
只是想著,如同夥伴一般的科尼,恐怕馬上就要化成這陌生人的一頓羊肉,心中難過,眼眶越發紅了。
遠處,那人又看了看手裡提著的羊,對上了它澄澈有些懵懂的眼睛,遲疑了一下,忽然說:
“科尼利厄斯?”
小迪布一驚,他怎麼知道科尼的名字?
但隨即反應過來。
自己之前下意識叫過它名字,應該是被聽了去,對方遲疑,或許是想不到有人還會給羊取名字吧。
只是,讓爺倆都很意外的是,這過路人放下了“這頓羊肉”,然後一踢科尼的屁股,說道:“回去吧。”
小羊還有些躊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