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廠區搬進去後,老廠區慢慢就閒了下來,武同塵又開始發力做自己的市場了,之前不是推了一些客戶和訂單嗎,現在自己再想辦法回收回來,把自己兩個老廠都用上,再說了,自己品牌做起來那可是自己的個人資產了,於是這個階段他自己的品牌產量又增了上來,那時候的生意還是好做,基本都是現款現貨,或者預付款,外貿、內銷都在高速發展,透過中國當時的Gdp增速就能看出來當時的發展有多野蠻。
不缺錢了,又有大量閒餘時間,武同塵還想著之前注塑行業的事呢,在山關村的總部東面汽修廠那裡分割出來一片,註冊了一個注塑廠,手續什麼都跑好了,機器裝置也都上齊了,選擇了做汽車配件,和一個汽車廠簽訂了合同,自己又去各地汽配城找了很多經銷商。開好模具給他們生產,這個注塑還真是當時他看到的那個情況,像印錢。但是有一條,用電量大,模具複雜,而且貴,慢慢的他發現了注塑的難乾的點,有些精密的東西得很多模具打出來,然後再組裝,配套給汽車上用。當時很多汽車內飾、門把手、包括一些擋板、反光鏡殼都是塑膠的。
市場可謂是非常龐大,自己要錢有錢要人有人,一段時間裡做的還真是如魚得水,成為了一個幾百公里內小有名氣的廠子。他那段時間沒事就去浙江,寧波的裝置、黃岩的模具,讓他也見識到了數控的魅力與價值,可以說後來引進工業4.0這個概念就是從那個時候意識到技術會不斷突破的,人工終將會被淘汰。
但是這個注塑有一個缺點,就是如果汽車款型更新,那麼他的模具基本就算報廢了,可能後期有很多維修換件,但是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他開一次機、換一次模具的費用需要打的量,沒有哪個配套商能承受得住。那段時間裡他也在不斷探索新產品,生產空調外殼也試過,後來空調廠人家自己成立了注塑公司。生產一些鐵製品的塑膠替代品也試過,可是銷量連模具費都收不回來因為塑膠的價格高還易壞,鐵的能修能補,塑膠的幾乎不行。甚至有幾次,模具做出來需要幾個月,這邊模具還沒做好沒運過來,市場部回覆這個東西已經過時了。武同塵當時也是被氣的血壓高,可是市場經濟,又發展這麼快,誰能控制了呢?後來又幹了一段時間,會計算賬,給供貨的汽車廠和經銷商,把車廠壓款週期費用去掉,把生產成本去掉,所得的利潤把所有的都去完了,居然不夠機器模具折舊的。剛才也說了,這個機器最大的特點就是用電量大,現在市場上又推出了新裝置,用電量能節約很多,就是價格高一點。他面臨了兩難的抉擇:繼續幹換新裝置,繼續投資,老裝置就得認賠了,下一步還不知道會怎麼樣。如果不幹,那現在就直接賠了。
賠錢他倒是不心疼,他還能賺,他也賠得起,但是面子上掛不住啊,人家不覺得能力不行嗎。為了面子武同塵決定再堅持堅持,機器也不換了,再生產一段時間試試吧。這天一個偶然事件讓他嚇的不輕,管車間生產的技術員姓邵,這天用航車吊模具,航車失控了,吊著模具升到了最上邊,那副模具大概有七八噸沉,最後收著收著鋼絲繩斷了,模具掉了下來砸到了機子上,一瞬間像小地震一樣。小邵回報的時候臉上沒了血色,說他平時就站在那個位置,今天因為陰天視線不太好才出來的,他不敢往後說了。武同塵看著機器看了看小邵又想起來財務報表,算了吧,不幹了收尾吧,自己本來就是做生意的,做生意不賺錢做幹啥,不能光圖面子不圖裡子吧。於是開始處理廠子的後續事宜,一些業務轉手,清算,機器裝置開始找頭賣,但是機器已經過時了,已經不好賣了,模具當然沒人要了,都是過時的東西又不通用,最後投資幾千萬的東西賣了百餘萬的廢鐵錢。
這件事也是武同塵為數不多的投資失敗事件,當然,這件事打擊不到他什麼,畢竟人家主營業務還是賺的盆滿缽滿,從此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