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秋節和國慶節離得遠,大家都正常上班,過節的氣氛就淡了許多。明天就是國慶節了,姑姑來信說有事回不來了,奶奶有點不高興。 家慧姑姑說:“李玲你今晚有幾個節目啊?先給我們表演一下唄。” 李玲說:“我只是伴奏,樂器不在身邊,讓培元來吧,他唱歌可好聽了,好多女隊員都想跟他合唱呢。” 奶奶也來了精神,說:“培元你唱兩句聽聽。” 培元說:“在家裡唱,鄰居聽了還以為出什麼事了呢,奶奶要不晚上去劇場看節目吧,全家都去。” 姑姑說:“你先哼唱兩句讓姑姑聽聽。” 培元說:“哼唱有什麼好聽的,我也不會啊。” 姑姑說:“你懵你姑姑啊,你姑姑也上過聲樂課的,哼唱是常用的練習方法。” 李玲說:“姑姑還學過聲樂呢?” 姑姑說:“你以為就你們學過啊,不光姑姑學過,爺爺也學過,美聲唱法就是你爺爺上大學時傳進來的。” 李玲說:“是我們孤陋寡聞了,五四時期應該是文化氣氛最開放的時期,姑姑唱一首吧。” 姑姑說:“怎麼繞來繞去把我自己繞進去了。” 培元說:“我還從沒聽到過姑姑唱歌呢。” 姑姑說:“你聽過咱們家誰唱歌啊?” 培元說:“聽過奶奶唱歌啊。” 奶奶說:“奶奶什麼時候唱過歌啊?” 爺爺說:“那些年你不天天唱嗎?什麼小老鼠,小小蟲兒,小巴狗,黑老鴰。” 奶奶說:“那算什麼啊,都是哄孩子睡覺的。家慧唱吧,多少年沒聽你唱過歌了。” 媽媽也說:“唱吧,以後經常唱唱歌。” 家慧說:“我試試吧。” 雲兒飄在海空,魚兒藏在水中,早晨太陽裡曬漁網,迎面吹過來大海風…… 姑姑的聲音有些小,還有些遲疑,全家人都靜靜的聽著,姑姑慢慢放開了,聲音漸大,而且充滿感情,唱到後面,李玲看到姑姑的眼裡有淚光。奶奶和媽媽也一直輕輕的點著頭,好像在打拍子。 李玲和培元熱烈鼓掌,媽媽也跟著鼓掌。姑姑有點不好意思的說:“多少年不唱歌了,唱詞也記不清了。” 奶奶說:“家慧以後也多唱唱歌,剛才看著你唱歌,好像又回到你們小時候。” 李玲說:“姑姑不是醫學院畢業嗎?怎麼唱歌還這麼專業。” 姑姑說:“醫學院也有聲樂課啊,這首歌我不是在大學裡學的,是在家裡學的。” 李玲說:“是爺爺教的嗎?” 姑姑說:“是啊,當時我們才上高小,這部電影是紅遍全國啊。” 李玲說:“爺爺真是全才,不愧是北大畢業。” 爺爺說:“這和北大沒多大關係吧?昨天我們不是剛討論過怎麼做學問的問題嗎?” 李玲連連說:“是,世事洞明皆學問,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午飯後,培元和李玲去廠裡,走到湖邊,初秋的環城湖,碧波盪漾,天高氣爽,天上白雲朵朵,湖畔遊人三三兩兩。 李玲說:“時間還早,湖邊坐會兒吧。” 兩人找了一塊石頭坐下,李玲問:“你看到姑姑唱歌的時候流淚了嗎?” 培元說:“這首歌肯定讓姑姑聯想起什麼了。” 李玲說:“我一直很好奇,又不好意思問,姑姑身上肯定有故事。” 培元說:“家人之間不該有什麼秘密,況且又不是什麼忌諱的事,姑姑家當年也算大戶人家,不然也不會把女兒送到城裡讀書。抗日戰爭時期,姑姑父親毀家紓難,購置槍支,組織鄉民保衛家園,日偽軍攻陷安平後,姑姑家鄉依然來回割據,小股偽軍不敢光顧,後來,鬼子糾集五縣日偽軍1200多人,圍攻一個小小的村莊,全村人誓死抵抗,日偽軍死傷200多人。最終,當時在家的村民無一人生存。姑姑一家十幾口人遇難,只有姑姑和大哥在外讀書,得以倖免。從此,爺爺奶奶就把她當親閨女養了,直到姑姑大學畢業在北京工作,生活也算平靜,姑姑也有了未婚夫,馬上準備結婚了,誰知一聲令下,未婚夫去了朝鮮,不到一年就犧牲在那裡了。姑姑傷心不已,黯然離開北京,回到安平,回到爺爺奶奶的身邊,除了工作和家人,再無他想。 李玲說:“姑姑很不幸,遭遇這麼多磨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