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84部分

“有變化就好,說明這座城市還沒有失去該有的活力,還有進步的空間,如果一旦發展到了瓶頸,又找不到新的突破,那才是最為危險的。”宣政殿前,李弘順著臺階邊往上走,邊對身邊的上官婉兒,以及身後的眾臣說道。

花孟的話到底是無濟於事,該走的臣子是會離開,但一些不怕他這個皇帝的臣子,還是會留下來,畢竟,陛下三個月不在長安,一些事情還是要第一時間稟奏的。

上官婉兒順著宣政殿繼續往後宮走去,而李弘則直接在宣政殿內處置起了政務,就連前往身後的紫宸殿,被稱之為內廷的地方,都來不及。

“你們也是,長安到咸陽又不遠,一天八百道奏章給朕往梁山送,回來了也不讓朕清淨清淨,先喘口氣歇上一會兒,就一個急不可耐的要稟奏,我還真不信,要是我死了,你們難道就都不活了嗎?還是這朝堂政務就都不處理了嗎?”李弘坐在大殿發牢騷,下面的臣子忙著拿出自己記得“小本本”,翻閱著自己記下來要稟奏的內容。

總之,宣政殿內此刻是,君臣各自忙各自的,皇帝抱怨著他該抱怨的,臣子做著自己臣子該有的本分,誰也不影響誰,畢竟這些人如今都是朝堂之上的老油條了,對於陛下的抱怨,早就習以為常了。

中書、門下等等率先稟奏,陳詞濫調之後,唯一新鮮的是,改奴製法令的完善與推行,甚至包括了若干條增列法令等等。

接下來便是三省六部,除了戶部也因為奴制一事兒,佔的時間比較多外,其他幾部的時間差不多還算是平均。

而最後便是狄仁傑等人,這些人則是親自參與了裴慶之事兒的官員,作為改奴制導 火 索一案的裴慶案,雖然是塵埃落定,但接下來中下州的阻力,該如何來破解,才是最重要的。

994 又丟人了

其實對李弘來說,如今主持朝政,最完美的方式,自然是三省議事,而後每七天需要決策的時候,在朝會上提出即可,平日裡沒啥事兒,就不用事事來找自己了吧?

既然當今的皇帝陛下敢如是想,他就敢如是做,而這樣做就需要一個前提,那就是如何讓權利均衡,如何分配權力防止一家做大,或者是個人做大。

雖然以如今的朝堂機制來看,根本不可能出現個人做大的可能性,唯獨可能的便是,三省之中,控制著六部的尚書省,如何能夠在發揮其作用的同時,而不把中書跟門下給壓下去,能夠讓這兩省,在未來的時間內,一直對尚書省形成壓力與牽制。

中央的機制永遠是好的,在沒有了節度使這一個封疆大吏的存在下,朝堂機制的改革,對於李弘來說,並非是難事兒,何況,尚書省尚書令,一直都是他兼任著,這也就把任何一方做大的希望給絕滅了。

但如此一來形成的便是,無論是門下還是中書,或者是尚書省,當他們在一起爭論的時候,往往沒多少人因為大唐的利益,而給自己面子,所以尚書令這個職位,在經過李弘的親自實踐後,完全可以認定,尚書令一職,在有效的中書跟門下,大理寺以及御史臺的牽制下,是完全沒有機會隻手遮天,稱霸朝堂的。

而這些唯一的副作用便是,三天兩頭的,三省在議事的時候,往往需要自己這個尚書令參加,如此便弄的他這個尚書令,比只做皇帝還要忙碌很多。

但不管如何,在時間的推移下,尚書令這個總領全國事物的職位,慢慢變得越來越像是後世總理的位置,雖然皇帝一人獨斷的綱常還在,但如果隨著皇帝的權力繼續下放,便有可能形成,皇帝是皇帝,衙門是衙門的君主立憲制。

但顯然這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即便是李弘現在隨著三省機制改制的成熟,如果一旦他提出三省的決策、司法等大於皇帝時,恐怕第一個不幹的就是眾朝臣了。

即便是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