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了今天出去買東西嗎?”
李日和的確一早上就不見了人影。
原本李文秀是跟他說好了明天一早就回一趟鄉下的,事情倒是沒什麼事情,就是因為家裡有個老人過世了,得去祭拜一下走個過場。
梅子嶺已經有幾年沒回去了,即使過年的時候也只是待個三五天就往縣裡跑。
其實對李文秀來說,這種印象還停留在上輩子的童年時期,這輩子他重生回來沒呆上幾個月就來縣裡上學。
印象並不深,更深的印象是上輩子,所以對梅子嶺這個地方,與其說是故鄉,反而不如說是一個只是寄託著自己種種心思的地方。
“今天一早就被初一他爸叫去了,說是談點事情,我琢磨著又是借錢那檔子事,回頭你可得跟你爸好好說道說道,家裡又不是開銀行的,別沒事老去操這份心。”
初一是誰?
李文秀有些愣神,腦子裡隱約有些印象,不過一時間還沒想起來,記憶有點久遠了。
等他孃老子嘴裡碎碎念地念叨了好幾遍,李文秀這才想起來到底是誰。
擱上輩子,初一絕對是梅子嶺的風雲人物。
初一本名就叫李初一,還有個兄弟叫李平,他老子李開以前是梅子嶺的隊長。
這一家子也算得上是近親吧,隔了不知道多少代人的兄弟關係,按照農村裡的關係來算,早就已經出了五服了。
早在前幾年的時候就聽說在外面做生意,還做的挺大的,李文秀年歲不大的時候,他們家就起了一棟二層的樓房,這個印象比較深刻。
後來上了初中,他們家就搬到了縣裡,兄弟倆回家在縣裡折騰了一家歌舞廳,也不是什麼正兒八經的生意。
去年年底的時候就聽他老子說李開這人去年不知道從哪裡聽到訊息說李日和竟然在縣裡開了家店,貌似生意還不錯,一來二去的就熟絡起來了。
這是典型的窮在山裡無人問津,富在鬧事都是親。
李文秀也不好奇說什麼,畢竟是他老子的關係圈,不過現在聽他孃老子這麼一說,腦子裡才想起來有這麼回事
借錢可不是什麼正經的事情,如果是一般人借錢,三五八萬的李文秀也不介意,畢竟是鄰里鄉親,但是如果是李初一,那就有點不正常了。
正說著話呢。
李日和正好進了門,隨行的還有一個面熟的中年人,可不就是李開這老小子。
一進門。
李日和就招呼劉金蘭。
離開也比較熱情,手裡還提著東西,這既不過節又不是什麼喜氣的日子拿東西上門還真是挺奇怪的。
李文秀也懶得去管這檔子小事情,偏偏李開看到他了,隔了多少年沒見面。
“喲,日和,這是文秀那孩子吧,都長這麼大了,有幾年不見,還真認不出來了。”
“混小子一個,見到熟人也不知道打招呼。”
李文秀沒說什麼,跟李開這種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他是真的沒什麼說法。
不過既然他老子都開口了,也只好招呼了兩聲。
“怎麼樣?現在都上高中了吧?”
“高中畢業了,去年畢業的,坐會吧,我給你倒杯水。”
李日和跟李開其實隔不了多少年紀,也就相差個四五歲的樣子,畢竟初一跟李平兄弟倆也都是二十五六的年輕人。
“上大學了吧?”
“嗯,去年考到上海去了。”
“有出息,比我家那兩個不成器的東西強。”
李開嘴裡是這麼說,但是臉上的表情一提起來自家的兩個小子,還是有些暗自得意。
不過這也正常。
他們家算是最先富起來的那一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