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修看著眼前不以為意的學生們,神色如常,轉身離開。
能夠進入明修書院丁字班讀書的學子,非富即貴,他們從小到大都是錦衣玉食,備受寵愛,對於人間疾苦沒有絲毫感觸。
相比強留他們在書院讀書,讓他們去田裡耕種,體會尋常百姓的疾苦,更具有教育意義。
就算他們不能改邪歸正,也就當作是廢物利用了。
讓他們多耕一些地,總歸比留在明修書院禍害先生和其他的學子要強。
另一邊。
丁字班的學生還在為逃過了一場劫難而欣喜。
等方修走遠,他們立刻竊竊私語起來。
“還以為會受到什麼懲罰,沒想到只是去田裡勞作,老子從小習武,幹一些農活,還不是手到擒來!”
“那些道貌岸然的讀書人,經常說什麼民間疾苦,說百姓有多難,還說他們過得苦,過得難,是因為受到了我們這些大戶人家的壓榨,本以為方相能有和那些讀書人不一樣的見解,沒想到也是如此。”
一名錦衣華服的少年,從懷裡取出一柄摺扇,輕輕的搖了搖,如此道。
他是戶部侍郎劉釗的小兒子,名為劉斌。
年紀雖然不大,說起話來卻總是一副老氣橫秋的模樣。
出身書香門第,幾位兄長輕而易舉便中了舉人,其中長兄更是高中進士。
父親更是戶部堂官,按理說,他要是專心讀書,不說前途無量,必定也能取得一番成就。
然而。
他從記事開始,便不喜歡讀書,也不喜歡習武,只想著經商。
成日的鑽研一些商賈才會用的技巧。
毫無疑問,這種行為在劉老爺子看來,簡直就是有辱門風。
三番兩次的勸說他好好的讀書,研習聖人經典。
他每次都是滿口答應,轉過頭又鑽研行商之道。
九歲的時候。
劉老爺子被提拔為戶部侍郎,立刻就將小兒子送入了國子監讀書。
誰能想到,進了國子監不到三天,他這個小兒子竟然在大殿裡,當著聖人塑像的面,和學子們做起了生意。
外面賣的糖葫蘆,三文錢一串,一共六個。
他買來糖葫蘆,將串變為個,一個六文錢。
如此一來,一串糖葫蘆經過他這麼一搗鼓,竟是直接賺了一倍的銅錢。
要不是他在國子監裡與其他的學生髮生矛盾,被人揭發。
國子監的祭酒和一眾博士還不知道,他一個九歲的孩子竟然將銅臭味帶到了大乾的文化殿堂。
經此一事。
小小年紀的劉斌明白了一個道理。
想要做生意,就得和周圍的人處好關係。
不然不知道什麼時候,別人就會給你的背後來上一刀。
之後的一段時間,他開始和原先有矛盾的同窗交際,拓展新的生意。
短短一年的時間,竟是將父親給他的一兩銀子變為了十兩,不可謂是經商的天才。
只可惜,後來在一次交易的過程中,被出恭的算學博士撞見。
這一次,他在國子監的生意算是徹底的終結。
當時的國子監祭酒程正道程大儒,力排眾議,將這位戶部堂官的兒子給驅逐了國子監。
劉斌回到家後,自然是捱了一頓毒打。
即便如此,他仍舊沒有放棄自己的生意之道。
一直到現在,已經十五歲,讀書讀了幾年,什麼都沒學到,反倒是銀子賺的越來越多。
他的爹,戶部侍郎劉釗實在沒有辦法,才想著將他送到陛下和丞相新開設的明修書院。
指望他受到陛下和方相的教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