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全球媒體的頭版頭條,蘇聯在美蘇月球競賽中成功地打響了第一槍。

“月球1號”是三次發射失敗之後的第四顆月球探測器,這顆361千克的探測器由“月球號”火箭發射升空,它沒有?過停泊軌道,而是直接飛向月球,奔月速度達到117千米/秒。第二天,“月球1號”在距月球5995千米處從月球旁邊一掠而過,隨後這個探測器進入日心軌道,成為第一顆人造行星。“月球1號”攜帶了磁強計、離子腔和微流星體探測裝置,飛行途中,它測量了月球和地球的磁場、宇宙射線的強度,還測量到太陽發射的等離子流“太陽風”。儘管這次飛行未能實現預定的目標,但它進入了人類以前從未到達的太空領域,完成了“投石問路”的壯舉。為此,蘇聯給它取了一個充滿希望的名字──“夢想號”。

8個月後,蘇聯的“月球2號”再次升空,它對準月球飛奔而去,隨後以千米/秒的速度撞擊在月球雨海東面阿基米德環形山附近的莫多利卡環形山裡。巨大的能量使月岩塵土高高飛揚,最高的竟達500千米,飛濺最遠的距離達3000千米,在那裡留下了一個小小的圓坑。據說,在“月球2號”接近月球的關鍵一刻,總設計師科羅廖夫和他的助手們都聚集在飛行控制室裡,除了“月球2號”傳回的清晰訊號外,控制室鴉雀無聲。當390千克的“月球2號”抵達月球,並與月球相撞的一瞬間,緊張的設計師們抑制不住興奮的心情,全都跳了起來。這是人類文明史上第一次將人造物體降落在月球上,第一次在月球烙上人類社會的印跡。當距離地球11萬千米時,它釋放出1000克鈉,形成了在太空持續了5分鐘的金黃色鈉氣雲,以方便地面人員的跟蹤觀察。它在撞到月面之前,向地球發回了有關月球沒有強磁場和沒有輻射帶的重要資料。

“月球2號”帶去了蘇聯科學家送給月亮女神的“見面禮”,那是一大兩小3塊金屬標牌,它們均呈正五邊形,大的直徑為15厘米,上面鑄有蘇聯國徽及“CCCP”(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俄文縮寫);兩塊小標牌一模一樣,直徑均為9厘米,上面印刻著三排俄文:“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1959年9月。”由於有特殊的保護裝置,它們至今仍安然無恙地躺在寂靜的月宮中。

1959年10月4日,是蘇聯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2週年紀念日。這一天,蘇聯人的慶祝活動再一次令世界震驚——他們發射了“月球3號”,它的目標不再是撞擊月球,而是繞到月球背面揭開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紗。“月球3號”長3米,直徑米,質量約為280千克,它首次攜帶了兩臺焦距不同的照相機,使用了太陽能電池。?過數10個小時的飛行,最終它順利地飛?月球背面,距離月球最近處達到6200千米。在進入月球背面的40分鐘內,“月球3號”上的兩臺光學相機拍攝了29張照片,其中的17張照相底片在飛行途中完成自動沖印,然後透過電視掃描轉換成電視訊號,再透過無線電通訊裝置傳送回地面。儘管最後得到的照片解析度很低,而且只覆蓋了月球背面70%的區域,但卻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看到了月球神秘的另一面。

從“月球3號”發回的圖片中,可以看到月球背面北半球有一個直徑大約300千米的月海,蘇聯人毫不猶豫地將其命名為“莫斯科海”,還把齊奧爾科夫斯基、布魯諾、羅蒙諾夫、居里、焦耳等一些科學家的姓名賞賜給了月球背面的環形山。

1958年~1960年,蘇聯發射的第一代3枚月球探測器只有一個樸實的目的:獲得足夠快的飛行速度和有效的定向精度,保證它們能撞擊月球或近距離飛過月球,以便向地球發回探測資料。?過2年的努力,這個目的順利達到了。

。。

奔月初征蘇聯一路凱歌(2)

在20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