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部分

趙若綬去世。我將他的骨灰送回溫州與肖恭合葬。

☆、二十四、七十五歲 四十一歲

九月二十五日

一下飛機,我便感受到了加拿大的寒冷。

涼月開車,載著我離開了機場。

大約三個小時後,車開過一片紅楓樹林,左轉,便看見一棟別墅。

我不遠萬里來到這兒,是為了送老朋友最後一程。

ALS(漸凍症)

我勸張祈再拖幾年,說不定就能等來治療方法。他卻說,自己年紀都這麼大了,治好了也沒什麼意義。於是跑來加拿大靜靜等死了。

加拿大是張祈十分嚮往的國度。他說他喜歡這裡的紅楓葉和悠閒的氛圍。

“這麼多年老朋友了,陪我走完最後一段路罷。”“這很殘忍,你知道嗎?”讓我親眼看著……

七月六日

張祈離開的時候,很安靜。我甚至聽到了楓葉輕輕飄落的聲音。

明明不是秋天。

七月三十日

涼月寄給我一封信,說是張祈的遺囑。

上面只有一句話:“張祈,《百代過客》的責任編輯。”

是了,他說過,他的一生,三言兩語便可以說完了。

☆、二十五、八十六歲 四十一歲

八月十六日

將茉莉放在你的墓前,播放著當年錄下來的《嘎達梅林》,拉起你送的二胡,唱著:

“南方飛來的小鴻雁啊

不落長江不呀不起飛”

初見時,你還小,不喜歡說話,只會傻笑。那短短的一個多月,是我生命中最單純的歲月。

還記得西湖的那場雨,還記得你回首的那一瞬間……

“西子湖畔,佳人在側”的情話,也只會說給你聽。

那幾千本初版的《海人謠》,一本不差,全在我這裡。

蘇州的茉莉,溫州的油菜花。

小巷,廊棚,河埠。

那串少了一顆的無患子,我依舊戴著。

只是,時至今日,我還是寫不好這個“情”字。

☆、番外(一)

涼巷,服安眠藥自殺,享年八十七歲。死時並未留下遺書。我們只在他的上衣口袋裡,找到了一張老舊照片。照片上是一名纖瘦的男子,他在雨中,撐著傘回頭。

《百代過客》(《史疏》)是涼巷的代表作。他幾乎是用了一生的時間寫這個作品。從二十一歲到八十七歲。《百代過客》一共一百零三本,兩千多萬字。從秦朝一直寫到了一八四零年。

他彷彿看得見時光。他喜歡看著時間緩緩流走,就像小孩子們喜歡看沙漏裡的沙子慢慢漏光。但是重要的事是銘刻在心上的,是時間抹不去的,是一輩子都不會忘的。

涼巷對眾人來說就像是一個謎。他很少在人前露面,也很少向眾人闡述自己的寫作思想及理念。他三十二歲時在上海做的那場講座,是他人生中唯一一場講座。

有人覺得涼巷的行為難以理解。半個身體埋在土裡的人,還有自殺的必要嗎?其實,《百代過客》寫完之後,涼巷就再也寫不出東西來了。自殺是身為一個作家的骨氣。

畸人,是莊子為漢語貢獻的一個名詞。他認為這樣的人,“畸於人而侔於天”,也就是說他們在人世間孤獨無匹,卻與天道完美契合。涼巷正是這樣的人。

涼巷年少成名,靠的是他唯一一本穿越小說《逝》。後來因為輿論而銷聲匿跡了一段時間。真正使他走向事業巔峰的,是《海人謠》。

《海人謠》被譽為“遺失在深海中的明珠”。它的初版和第二版都無人問津。現在市場上已經找不到它的初版,它的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