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部分

48年5月初,也就是以色列國即將宣佈成立之前,埃及、敘利亞、黎巴嫩和伊拉克等阿拉伯國家,都在厲兵秣馬,準備在以色列建國日向猶太人發起全面的進攻。當時,大多數以色列領袖都認為約旦不會參加這場戰爭,甚至還會制止其他阿拉伯國家的戰爭行動,但哈雷爾卻持相反觀點。

對於這件關係到以色列國防軍的兵力部署,乃至新生的以色列國家生死存亡的重大問題,哈雷爾必須作出正確的判斷。為了證實自己的看法,他派了一名年輕的特工,混在即將逃離以色列的阿拉伯難民中,來到了阿曼。這位特工也是個阿拉伯人,其表兄正在阿曼的阿卜杜拉國王的政府中擔任要職。

5月12日夜,這位特工終於從阿曼穿過胡達爾前線陣地,帶回了約旦裝甲部隊已整裝待發即將參戰,以及阿拉伯軍團就要發動進攻的重要情報。哈雷爾立即將這一訊息報告給本·古裡安。本·古裡安連夜調派幾支部隊,在約以邊界築起了一道防線。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摩薩德的首腦們(4)

1948年5月14日,英國託管當局從耶路撒冷的市政府大廈上降下了“米”字國旗,與此同時,本·古裡安則在特拉維夫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以色列國成立。次日夜,埃及、敘利亞、黎巴嫩、伊拉克和約旦的聯合軍團跨國邊界,向新生了以色列國大舉進攻。以色列憑藉著準確的情報而早有準備,最終打贏了第一次中東戰爭。哈雷爾因此得到了本·古裡安總理的特別賞識,並被破格晉升為以軍中校。這在以色列建立之初的軍隊中,已屬於第二高的軍銜了。

1948年,當沙伊被解散時,36歲的哈雷爾被本—古裡安總理任命為國家安全總局首任局長。

1952年9月。羅文·希洛因健康原因辭去摩薩德局長職務,並向本·古裡安提出了接任人選:萊溫斯基、吉布利和哈雷爾。而本·古裡安最終選擇了哈雷爾。

在建國初的4年裡,以色列情報機構一直在忙於應付雜亂紛繁的國內外活動,尚未騰出精力確定自己的發展方向和明確的指導方針。以色列為生存而進行的鬥爭必然包括秘密鬥爭,因此,所有的情報活動都是刻不容緩的。但問題在於,所有這一切都顯得毫無章法和缺乏連貫性。

幾位情報界最早的領導人仍在尋找一種能夠將高效率的安全機構與真正的民主合為一體的框架,他們寄希望於他們的政治領袖。但是,已經為無數難題找到答案的本·古裡安,此時卻也不知道如何應付這一特殊挑戰了。

伊塞·哈雷爾的堅強和正直打動了這位開國總理,本·古裡安認為,哈雷爾正是那種能夠擔負起這一重任的合適人選。於是,哈雷爾被任命為摩薩德局長,成為繼羅文·希洛之後的以色列情報系統的最高領導人。

哈雷爾剛接任局長時,摩薩德的規模還很小,其總部連局長秘書在內,也不過12人。此外,辦公條件極其簡陋,經費也嚴重不足,就連工作人員的薪水都無著落。哈雷爾立刻去找本·古裡安追加經費。當天下午,摩薩德的經費就增加了10倍。

哈雷爾要求摩薩德特工必備的第一素質,就是為以色列國家忘我工作的獻身精神,而他自己則正是這一精神的化身,他因每天連續工作18個小時而被手下人成為“工作狂”。哈雷爾的這種忘我精神極大地激勵了部下,他們在執行一些危險任務時,儘管既無報酬,也無獎勵,但卻總是能夠奮不顧身,勇往直前。

哈雷爾在任摩薩德局長期間,不滿足於僅僅從事情報蒐集工作。在其任內,摩薩德特工海外特工行動也極為活躍,其諜報人員分佈在世界各個角落,並且經常是單槍匹馬地各自為戰。儘管他們的薪金遠遠比不上歐美各主要情報機構的間諜,但其忠誠及獻身精神,卻是其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