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卒們,哪兒還顧及這麼多呀!只要完成裝填,並且點燃了火繩的奴兵,都開始亂哄哄的舉起手中的鳥銃,紛紛朝著對面的大中軍陣列開始摟火,在建奴的陣列之前,頓時也響起了一片乒乒乓乓的銃聲。
甚至於連一些手持著三眼銃的奴兵,也亂哄哄的舉起三眼銃,朝著七十步開外的大中軍陣列開始開火。
可是緊張之下,他們忘記了他們三眼銃的有效射程才有多遠,三十步還弱一些的有效射程,想要射殺七十步開外還身穿堅實胸甲的大中軍兵卒,除非他們能直接命中大中軍火銃手的面門,否則的話甚至連擊傷都可能做不到。
不過建奴的開火,還是一定程度上給大中軍兵卒造成了傷亡,在陣列之中,稀稀疏疏的有大中軍的火銃手悶哼或者慘叫著撲倒在了地上,畢竟鳥銃口徑雖然不大,但是射程並不算太遠,如果有效使用的話,還是可以在七十步距離上給人造成致命的殺傷的,一些大中軍的火銃手當即中彈,開始出現了傷亡。
但是和他們給建奴一方造成的傷亡相比,大中軍這邊的傷亡明顯要低得多,首先奴兵因為遭受第一輪齊射之後,第一排的奴兵倒下了很多,慌亂之中的他們舉槍甚至來不及瞄準,便跟著旁邊的人開始摟火,結果他們的鳥銃不是抬高了,便是抬起過低,很有一批鳥銃不是打到了天上,就是打到了兩軍陣前的地面上,所以別看他們打的熱鬧,但是實質上命中率卻很低。
再加上大中軍現在普及裝備的胸甲,整個覆蓋住了兵卒的胸腹要害位置,即便是準確命中,因為鳥銃的彈丸質量較小,也無法有效的穿透大中軍厚實的胸甲,只不過在上面發出噹啷一聲爆響,胸甲上出現一個凹坑罷了,扁了的彈丸當即便彈飛出去,大不了嚇了中彈者一大跳罷了。
至於三眼銃的彈丸,那就是笑話了,七十步之外想要打中人,本來就是撞大運了,而且再打在胸甲上,更是甚至連凹坑都沒法打出來,便當啷一聲掉落在了地上。
只有奴兵鳥銃的彈丸直接打中大中軍火銃手的面門,才有可能給大中軍火銃手造成致命殺傷,即便是打中了大中軍兵卒的沒有鐵甲防護的四肢,也只能打傷他們,卻無法給大中軍兵卒造成致命的傷害。
所以兩方開火之後,雙方武器的優劣便立即高下立判,奴兵別看打的熱鬧非凡,可是這種傷亡交換比例卻是非常懸殊。
大中軍火銃手雖然遭到了反擊,但是卻並未出現混亂,火銃手們咬緊牙關,根本不朝四周看,便立即在軍官們的喝令之下,按部就班的舉槍瞄準,然後依令集體開火。
於是在兩軍陣前,各種銃聲便如同開鍋了一般接連的響了起來,只見得只要大中軍這邊一次齊射,建奴佇列之中的那些奴兵,便如同割稻子一般的成排被掀翻在地,但是大中軍這邊,倒下的火銃手卻很是有限,一些傷員甚至於在受傷之後,連倒下都沒有,可以自行退回到陣列後面,找醫護兵進行包紮。
這一下建奴那邊的漢兵們更是慌亂了,特別是在後列的那些奴兵,眼睜睜的看著前面的弟兄被人家殺雞屠狗一般的一個接著一個撂翻,更是嚇得是褲襠裡面一陣陣的溼熱,緊接著便聞到了一股子尿騷wei。
本來按照規定,當看到前方火銃手倒下之後,後面的火銃手便要馬上補位上前,接替他們的位置,可是一些奴兵嚇得卻不敢向前,甚至於還想躲在其他人的背後,而且按照規則,前排火銃手開火之後,後排的便要上前,以三段擊的方式,不停的開火,可是等交手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