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瞭,只是寥寥數語,毫不客氣的告訴他們;我趙雍將要在信宮大朝天下,廣邀各國君王和太子前來相會。
雖說是請,卻與脅迫無疑,要知道邀請一國的君王和儲君來到自己的陪都會面,這本身就是一種恃強凌弱的以勢壓人,一直低調置身於列國相互征戰外的趙國,如今卻用一種強硬無比的姿態向天下宣佈了自己的高調復出,就此參與到中原霸權的爭奪之中。
千年成周,古都洛邑,悠長的鐘鼓聲敲響,王宮內沉重的城門緩緩推開,趙國信使高舉著主父的詔令一路策馬疾行,如入無人之境。周天子姬延雙手微微顫抖,從滿臉驕橫的趙國使者手中接過了詔令,臉色有些蒼白的說道;“請轉告主父,寡人因身體抱恙,就不前往恭賀了。今令太宰代替寡人前往,還望主父見諒。”
在大梁,在新鄭,魏王和韓王忽然間才發現了,就在他們仍在齊秦爭霸之間搖擺不定之時,他們的老兄弟趙國不知何時已經變得如此強大了起來。北驅三胡,南並中山,十餘年間國土和人口增長了近一倍,遠遠的將魏韓二國甩在了身後。之前為了對抗強秦的蠶食,魏韓二王不得不奉齊王為主,任他驅使與秦國爭霸。可如今他們卻多了一種選擇,趙國的強勢復出讓兩國重新審視起了天下格局,單純的兩極爭霸變成了秦齊趙各據一方,齊國已經不再是他們唯一可以依靠的國家。
畢竟相比其貪婪無度的齊王,同為三晉的趙國無論是從感情上,還是從血緣上都更容易讓魏國和韓國接受。當初魏文侯稱霸中原時,正是打著緊密團結三晉的旗幟,重複了當年晉國的強勢將齊秦楚強行壓制。所以趙雍書信來邀,魏王嗣和韓王倉並沒有過多的抗拒,多年來積弱的心態,早已經讓他們失去了大國的驕傲,便紛紛應邀攜著太子前往信都相會。
燕國自不用多說,在得知趙雍答應為燕國調停後,燕王職大喜,便將國事交予蘇秦等人,立刻動身前往信都於燕太子相會。宋魯衛國小勢衰,在齊魏楚等國的咄咄逼人下朝夕不保,自然對趙國多加巴結,收到書信後皆攜太子前往赴約。楚國因為隔得太遠,與趙國並未接壤,自然不懼趙國強勢。再加上楚國雖數敗於齊秦,國力大衰,但終究是地廣人眾,依舊是七雄中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楚王自然不肯自降身份來朝拜趙雍,便只是派出令尹鬥階代替自己出使趙國,像主父恭賀。
臨淄宮呢,收到趙雍書信的齊王田地暴跳如雷,狠狠的將信箋摔倒了地上,在宮人們的戰戰兢兢中怒吼了許久,最終還是不甘心的將信箋從新撿了起來。他雖然性情急躁,卻並非傻瓜,如今趙國大軍兵鋒已經逼近河間,在齊趙邊境集結,一旦加入佔據,必然將深入燕地的齊國大軍退路截斷,趙信此時派來邀他前去信都,無疑是**裸的用武力強逼,若是拒絕,下一刻極有可能是大軍揮至。
趙國這些年來的逐漸強大田地也是心中清楚的,只是因為趙國一直與周邊各國保持和平相處,只是對胡人和中山國大興兵戈,所以久而久之,田地便也將趙國的威脅不放在心上了,只是專心西向與秦國爭霸。
他之前之所以同意任由趙國兼併中山,一方面因為正在函谷關與秦國激戰,無暇北顧;一方面也是因為對宋國的膏腴之地垂涎已久,想要撇開楚魏獨吞之,這邊需要趙國對他吞併宋國的默許;還有更重要的一方面,那就是田地原本以為依照中山國昔日之強,怎麼也能拖住一年半載,即便趙國能夠得手,也必然會元氣大傷,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來消化掉中山以補充損耗的國力。
但他萬萬沒有想到中山國竟然會如此不濟,也沒想到趙國竟會如此之強。才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頑強存立了兩百多年的中山國竟然已經化為了塵埃,徹底的融入到了趙國之中,趙國非但沒有因為曠日持久的戰事損耗國力,反而因為兼併了心腹大患中山國而士氣大振,赫赫武功令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