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雙方無論是對地形的熟悉程度還是戰力水平都不在一個水平線上,尤其是兩個純步兵部隊配上了正在熟悉特種作戰理念的顧西水率領的特種小隊,戰鬥力更是倍增。
那或許也是第一次普通步兵部隊和‘特種兵’合作進行野戰,但效果卻是出乎意料的好。
首先遭殃的就是在山林中看似安全的兩個日軍小分隊。
老黑的警衛排和楊小山的步兵排, 各自遣一個班佔據高地, 由上而下對日軍進行打擊, 將其壓制在山林中, 各自的一個步兵班則沿著山線將其向趕羊一樣向內進行壓迫。
山路上的日軍小分隊聽到槍聲想往後撤, 也是晚了,警衛排和楊小山步兵排各一個步兵班早已堵在他們後面,讓其進退兩難,只能靠著對射勉力維持。
滅殺其兩翼,再收拾山路上的日軍小分隊,這就是做為帶隊最高指揮官的老黑的選擇。
而顧西水麾下的兩個特戰小組隱沒在叢林中,對山林中的日軍進行精準型打擊。
兩個特戰小組皆配備了獨立營最出色的神槍手和擲彈筒手, 牛二的槍法就不必說了,300米的直線距離內, 只要露出巴掌大小的軀幹,皆是其射殺目標。
整場戰鬥下來,僅牛二一人, 就射殺了8人,足足佔據了斃殺日軍的六分之一。
但牛二和另一名狙殺了5人的神射手卻還不是這場小型伏擊戰完勝的決定因素。
真正主導這場爆發於三段山路各方距離達400米遠戰場勝利走向的,是兩名擲彈筒手。
那或許也是日軍小分隊第一次碰見比他們還要精準幾分的中國擲彈筒手, 以日軍老資格擲彈筒手的精度,可以在兩發試射後,將第三發榴彈控制在3米半徑內投往500米外,那已經是令中方輕重機槍火力射手無比膽寒的水準了。
開戰以來,中方重機槍火力點有百分之五十都是被這樣簡陋的手持型迫擊炮給摧毀的。
可兩名中方擲彈筒手卻比日軍擲彈筒手的精度要更恐怖,也或許並不是水平要高的多,是地理優勢疊加了心理因素等原因,但無論怎麼說,一發試射,兩發命中400米外的目標,堪稱步兵的噩夢。
兩個被徹底壓制于山林中的日軍小分隊就遭遇了這樣令他們無比痛楚的打擊,在隨隊的輕機槍手和擲彈筒手因為反擊被中國人發現並被幹掉之後,他們徹底成了待宰羔羊。
躲藏在岩石和大樹背後的射擊可以擋住子彈卻無法擋住數百米外射來的榴彈, 中國步兵們完全不用考慮自己殺敵,只需要用火力壓制, 所有殺敵任務都交給擲彈筒手來完成。
加上兩名神槍手的零打碎敲,兩支日軍小分隊30名日軍僅用了20分鐘就被打崩潰, 心理防線的崩塌導致其更不能維持防線,將後背露給幾名精準射手和狙擊手的結果是最終一個不剩被擊殺在山林中。
然後就是山路上的殘存日軍的末日,幾乎是一模一樣的模式,兩個精準到令人髮指的擲彈筒手匯合楊小山步兵排裡的三個擲彈筒手,將藏在岩石堆裡的日軍步兵進行了吊打。
近50名日軍步兵完全被覆滅在皖南的大山裡,沒有激起一絲絲水花。
因為,全部戰死的他們,竟然沒有獲得一點戰果,中方僅有兩名士兵因為躲避日軍步兵們絕望的子彈而滾入灌木叢,導致面部被枝條劃傷,勉強劃入輕傷行列。
戰後據統計,光是喪生於兩個擲彈筒手之手的日軍,就高達20人,幾乎佔據了斃命日軍的二分之一數量。
以至於唐刀都在行軍途中對自己利用閒暇時間撰寫的‘特種兵訓練手冊’進行了修改,將輕量級迫擊炮手加入特種小隊必選之列。
在沒有行動式火箭筒問世之前,50毫米或60毫米輕迫擊炮就是所有輕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