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經歷過,只有親自前往中國,才會體會到中國的強大,對於身處中國的伊藤博文來說,在過去的兩年間,他曾一再的目睹了中國強大,以至於他整個人完全被中國所征服了,從最初的“攘華派”變成了現在的“尊華派”,甚至有些朝著“親華派”的方向發展著。
當然伊藤博文還無法做到“親華派”那樣,事事以中國為先,甚至以起中國名字為榮,主張日中合邦,畢竟對於伊藤博文來說,他的內心仍然有著那一顆“日本心”,只不過現在這顆心卻一再的經受著考驗。
“而反觀日本,日本有什麼?狹窄的國土,甚至因為人口眾多、土地貧瘠,許多農民不得不靠借貸勉強餬口,而為了償還高利貸又不得不典賣女兒,為什麼會有那麼多日本人的女兒遠嫁中國,過去我們常說,日本的女兒都被中國搶走了,可別忘了她們是嫁給中國人,難道非要讓所有的日本農民的女兒都進城當妓女嗎?真是的……”
伊藤博文抱怨聲剛剛落下的時候,久坂玄瑞則阻止他說道,
“我們也可以仿效中國,將來在海外獲得殖民地……”
這正是許多“攘華派”的主張,或許他們對於世界並不怎麼了解,但是透過中國的渠道,他們知道,在南洋同樣存在著很多未開化的“野蠻人”,那些“野蠻人”甚至還停留在原始時代,或許日本不能擊敗中國,但是擊敗那些“野蠻人”根本沒有任何問題。也正因如此,“攘華派”相信,如果沒有中國的制約,日本同樣也可以強大,甚至在海外獲得比本土更為廣闊的殖民地。
“殖民地!”
久坂玄瑞的回答換來的卻是伊藤博文的一陣大笑,就像是聽到什麼很好笑的笑話似的,一陣狂笑之後,他才盯著久坂玄瑞說道。
“你知道這場中英兩國間的戰爭導火索是什麼嗎?”
反問之後,不等久坂玄瑞回答,伊藤博文便語氣嚴肅的說道。
“就是為了殖民地,是因為中國不願意在殖民地問題上做出讓步,中國把目光投向海外的時候,他們發現,全世界都已經被西洋國家所佔據了,西洋國家早在數百年前,就基本上已經完成了對世界的分割!而中國為了獲得殖民地甚至不得不遠赴環境惡劣的非洲,與當地土人為伴,即便是靠近中國的南洋,也為西洋列強所控制,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該怎麼辦?非洲是他們唯一的選擇,可即便如此,英國人、西洋人也不樂意看到他們在非洲擴張,最終,中國不得不奮起自衛,用相對弱小的國力挑戰英國,並用武力從英國的身上奪取更為富庶的殖民地……”
現在的伊藤在說話時候,很多時候都會用類似於中國人的那種態度,這也是那些吃過“南京米”的留學生們的普遍特點。
“日本,殖民地?日本有這個能力去挑戰其它的西洋列強嗎?還是在將來去挑戰中國?現在的世界已經不再是過去的世界了,現在的世界,與其就是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倒不如說是種族之間的圖存,未來的世界必定是是東洋人與西洋人之間的競賽,是白種人與黃種人之間的競爭,只有勝利者才能贏得一席生存之地,如果中國失敗的話,我們,所有的東亞人都會變成印度人,像印度人一樣被西洋人奴役……”
在南京留學的時候,伊藤和很多人一樣,都接受了“種族圖存觀”,未來東亞與西洋必定會爆發一場規模空前的戰爭,那場戰爭不再是為了殖民地,不再是為了其他,而是人種圖存的戰役,對於信奉白人至上的西洋人來說,他們叫嚷著“白人至上”的觀點,就已經足以讓東亞人產生警惕。
而為了能夠完成東亞“中華文明體系”的最終融合,國內一直支援這一觀點,除了向人們灌輸“人種圖存觀”之外,當然不可避免的還向人們宣揚著另一種觀點,而這正是東亞諸國合邦的“理論基礎”,也是中國向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