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只有陶東來三人自己清楚,現階段海漢根本沒有能力在遼東集結五萬作戰部隊。事實上目前海漢軍的總兵力都遠遠沒有五萬人,就算集結全國的部隊運到遼東,也根本達不到王湯姆所吹噓的程度。更何況要將這麼多的部隊運到北方打仗,所需動用的物資和運力對海漢來說也都難以承受。 但儘管只是紙上談兵的伎倆,實際的效果卻非常不錯,尚可喜的態度明顯比先前軟化了許多,畢竟他也是帶兵打仗的將領,很清楚五萬海漢軍出現在遼東會意味著什麼。哪怕這種情況出現的機率不高,他也不敢拿滿清的國家安全來做賭注。 海漢在這次談判中的最大優勢,並不是軍事實力,而是對情報資訊的掌控力。滿清在遼東方向的出海通道基本上被海漢完全封鎖,很難蒐集到對手詳細的軍事情報,也無從判斷海漢是否能完成王湯姆所說的軍事部署。而海漢卻可以根據史料和各種情報,大致判斷出滿清在當前這個階段的軍事實力,然後勾劃出一個具有針對性的作戰方案,來對滿清形成威懾。 當然了,這樣的威懾力是以海漢軍歷年來與清軍交手的戰績為基礎,否則別說五萬海漢軍,就算兵力再翻上一倍,也不見得能嚇住滿清。要是換作朝鮮的金尚憲來吹這個牛皮,那尚可喜大概只會將其當做笑話看待了,說不定還會故意再激他幾句,以此作為下一次對朝鮮實施軍事打擊的藉口。 楊嗣昌同樣也拿不準海漢到底是嚇唬滿清,還是真打算藉機開戰,但他知道如果大明不配合出兵,那海漢想搞定滿清也並非易事,站在大明的立場上,或許驅虎吞狼,設法讓這兩國拼個你死我活才是最聰明的做法。 不過當下大明最迫切的還是為自己爭取到喘息之機,楊嗣昌只有盡力配合海漢的策略,才能迫使滿清讓步達成和解。所以他毫不猶豫地在旁邊幫腔,表示大明已經做好了開戰的準備,如果這次在金州的會談無法達成協議,那麼大明將會傾舉國之力來與滿清進行決戰。 “如果三十萬兵力不夠,那就再增兵,直到能擊潰清軍為止!我大明幅員遼闊,擁有百萬雄兵,難道還耗不過你們!”楊嗣昌雖是主和派,但撂狠話也是一把好手,聲色俱厲的模樣,讓人絲毫不會對其立場起疑心。 大明的軍事實力如何,其實尚可喜還是比較瞭解的,論兵力的確不少,論戰力就馬馬虎虎了,全國有相當一部分衛所軍的戰鬥力跟民團無異,並不能作為正規軍來看待。但如果大明真的狠下心來,就跟滿清硬懟國力,那滿清的確佔不到什麼便宜,更何況還有海漢軍在旁邊虎視眈眈,隨時都可能出手。 尚可喜此行的任務是議和,但如果和解條件超出了他所得到的授權範圍,那他也沒法在金州拍板決定。所以在這天中午結束會談的時候,他便主動向陶東來提出,要求暫停談判幾日,讓他能有充足的時間向後方請示,然後再對另外三國作出最終答覆。 不答應條件就立刻開打,海漢的強硬態度已經沒有給滿清留下什麼迴轉餘地,讓尚可喜請示後方,也不會改變這樣的局面。但陶東來還是很大方地答應了尚可喜的要求,表示可以給他留出十日時間作出答覆。即便瀋陽距離金州有七百多里路程,但十天時間也足夠信使跑個來回了。 當然了,陶東來如此大方,除了料定滿清已經沒有其他底牌,還有便是給海漢軍留出時間,趁著停止談判的這些日子,進一步向滿清施壓。 楊嗣昌則是大大地鬆了一口氣,至少到目前為止,海漢還沒有任何要背叛大明的徵兆,並未出現他來時所擔心的海漢和滿清同流合汙的局面。不過他還是連夜撰寫奏摺,說明目前的談判進展,差人乘船渡海送回京城,他相信這樣的訊息也會讓紫禁城裡焦急等待的崇禎皇帝有一個好心情。 不過楊嗣昌沒想到海漢雖然同意了暫停談判,但卻沒有停下相關的行動。翌日,陶東來便再次向他發出邀請,一同出海巡視。至於巡視物件是什麼,陶東來卻沒有主動提及,只是讓他不可攜帶太多隨從,需控制在三人以內。 楊嗣昌其實大致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