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景繡注意了一下之外,沒人在意!
轉眼到了乾隆四十一年,乾隆正說著,要給永璂選個嫡福晉,太后卻突然病重了。
乾隆知道心慈的醫術,本想讓心慈代替太醫為太后醫治,但是老佛爺就是不同意。她,從來都沒喜歡過心慈,不僅僅是因為她是永璂的女人,更因為她和景繡的關係,不像是婆媳,反而更像母女。
老佛爺拒絕,乾隆也是沒辦法,只能給太醫們施壓。
礙著規矩,景繡也願意去侍疾,但是老佛爺不喜歡她,身邊都是留著順嬪伺候。而景繡,也樂得清閒,不願意去管!當然,她不樂得清閒,也沒別的出路了。
因為太后的原因,乾隆時常能在慈寧宮看到順嬪,後來,也不知道是不是太后的意思,乾隆竟然跟景繡說要升一下順嬪的位分。
景繡心裡有些不舒服,但是乾隆既然說了,她也不能拒絕,便晉升順嬪為順妃。
可是,太后的病並沒有因此而好起來,反而是好好壞壞,一直反覆著,直到乾隆四十二年,還未出正月,便嚥下了最後一口氣。
景繡一直認為,乾隆只是做表面功夫的孝子,可是,看到太后死後,乾隆傷心欲絕的樣子,就打翻了以前的認知,心裡有些心疼。想要安慰他,卻什麼都不能做,她甚至連跟乾隆找個共同話題都難(此時的乾隆,願意聽的話題,自然是關於太后的)。
順妃,是個極聰明的,也不知道是從令妃晉升的故事上得了靈感,還是怎麼回事,在太后的靈前嚎啕大哭,哭得是上氣不接下氣,那樣子,似乎比乾隆還要傷心,最後昏倒在太后靈前。
景繡其實也可以這麼做,但是,她,實在是做不出來!而且,她和太后的關係不好,早就不是什麼秘密了,她若是那樣做了,有點腦子的都不會相信。更何況,她是皇后,誰都可以倒,但是她不可以。
她,只是在一切結束後,因勞累過度,“病”倒了。她這麼一病,一個小小的順妃就不夠看了,所有的人都把目光積聚在她身上,包括乾隆。
等到她“好”起來之後,一向健碩的乾隆竟然病倒了,還病來如山倒,情況萬分危急,幸好有心慈這麼個神醫,在加上宮裡用不完的藥,才撿回了一條命。為此,景繡幾乎是住在乾清宮侍疾。
乾隆明令太子監國,之後,便不見任何人,一時之間,真有些人心惶惶。股肱大臣尚且如此,就更不要說後宮的那些個嬪妃了,順妃仗著自己在太后生病的大半年中受盡了寵愛,來了幾次,但是,都被高無庸很“客氣”的“請”了回去。
沒有人知道,乾隆整半躺在軟榻上,一隻手拿著奏摺,一隻手吃著點心,很隨意的看著,輕聲說:“永璂這幾年的長進很大,看這摺子批得似模似樣了!”
這個樣子,若是御史看到了,進諫的摺子一定會滿天飛,在吃東西的時候看奏摺,這麼不嚴肅,那還得了?
在一旁坐著繡花的景繡抬起頭,嘆了一口氣,“皇上,過午不食,您還是少吃點吧!”
乾隆白了景繡一眼,“難道朕現在連吃點東西都不能了?”
“當然能,只是,您這樣大的食量,說您身體還沒好,外面的人想相信都難!”
乾隆放下奏摺,“偷的浮生半日閒,你就不要嘮叨了!”
景繡無奈,也不再多說什麼,乾隆好不容易從母親過世的悲痛裡走出來,她也不想太逼著他了。只是,她怎麼也沒想到,乾隆這邊還沒好,那邊竟然傳來訊息,說是十八阿哥病重了。
景繡頭疼不已,立刻將這事稟告了乾隆,乾隆聽了眉頭深鎖,“你先去看看,最好帶著心慈!”
有了乾隆這句話,景繡立刻帶著心慈去了延熹宮(也不知道乾隆是怎麼想的,竟然把順妃安置在延熹宮),到了延熹宮之後,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