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57部分

達到了飽和,而紅警兵團和衛戍部隊。也投入了一百萬,雙方的戰線已經拉到了最長,作戰部隊的投入已經達到了最好的作戰效率,還有後勤支援的平衡。

無腦的增兵只會讓後勤壓力變得更大,並且由於部隊的密度過高,增加部隊的傷亡。

這就是現代戰爭和二戰時期最大的區別,在沒有陣地戰壕作戰的年代,運動作戰已經成為的常態,部隊也只有動起來。才有生存根本。

密密麻麻的大軍擁擠在一片戰場上,幾枚導彈下來,就真的只是徒增傷亡而已。

而且進攻的火力上,該是如何密集。還是那麼密集,子彈的射程該是多遠,還是那麼遠。

也正式戰場的容量問題。使得李嵐一直都是遊刃有餘,不至於讓戰鬥變得太過於幸苦了。

只是他也很清楚。這樣的局面不需要多久就會被打破,北約北約隨時可以開闢新的戰場。

這是他不具備的優勢。也可以說是最大的劣勢,擁有六百萬兵力的北約,現在還有三百萬未投入戰場。

北約完全有能力繼續開闢第三個和第四個戰場。

而半年來,北約之所以遲遲沒有動作,原因在於開闢新戰場到底有沒有意義。

中東和北非的戰場,北約已經成功牽制住了索馬利亞大量的兵力,這個時候就算再開闢戰場,只會讓自己的富餘兵力被牽制進去。

戰爭就是為了勝利,北約這場戰爭的目的是為了打敗索馬利亞,繼續開闢一個遠離索馬利亞的戰場,根本不足以讓索馬利亞戰敗。

從一開始,北約想要打的地方,其實就是索馬利亞的本土。

如果不是索馬利亞本土有著十分完善的防禦體系,北約聯軍早已經對八卦城展開全面的進攻了。

根本沒有開闢北非戰場的意義,因為在也沒有比直接在敵國戰場上,對敵人展開攻擊,更能消耗一個國家的戰爭潛力了。

所以,北約一直都在權衡,開闢第三個戰場,到底有多少意義?

這種權衡一直都沒有結果,可想要登陸索馬利亞本土,就必須要想辦法幹掉索馬利亞的海軍,否則他們根本沒有登陸索馬利亞本土的可能性。

問題也就回到了原點,幹掉索馬利亞的海軍,也就成為了當務之急。

不過,這半年來,李嵐也不是一點準備都沒有,一整套的反攻計劃已經準備了整整半年。

北約方面急於奠定決定性的戰果和優勢,李嵐也是需要贏得戰爭的主動權,轉守為攻。

否則一味的被動和防守,是不足以打敗北約,他需要的是將敵人趕回老家,然後將戰火在敵人的老家點燃。

然而,想要做到這種程度,並不是簡單想一想就行了。

他不單單需要龐大的兵力優勢,更需要擁有瞬間扭轉戰局的龐大規劃。

而想要完成這樣的規劃,絕對不是短時間內就可以完成的,在防禦中尋求機會的到來,就是他現在要做的事情。

全面反攻的方案,早已經制定了出來,目前所有的準備還未就緒,一旦準備就緒,只需要等待東風的到來。

全國戰爭模式,也為了未來的反攻做準備。從現在開始,所有的分基地車的戰車工廠,都是全部運轉起來。

要知道,現在的索馬利亞擁有的戰車工廠,早已經超過了一千座,只需要幾天的時間,就可以生產出一個集團軍的裝備。

每天都可以將大量的戰機派上戰場,一天生產個一兩百架也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這種效率已經超過了二戰時期最巔峰的生產效率,而且生產出來的戰機,也不是那時候二戰的戰機,而是先進的現代化戰機。

如果沒有這樣的生產效率,李嵐如何能夠有信心和北約一戰,直接認輸來得更加的實在。更被說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