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編制之下的另外六名士兵的裝備就輕多了,四個火槍手、兩個長矛兵,用四頭穿花布襖的小毛驢馱四杆囊謙造鳥銃、背八個大籃子,裝著整支小隊戰鬥所需的所有物資。
在河南岸的山裡,他們還有大量騾子戰馬、裝備輜重的大車沒趕到河北去。
這幫人在河畔快速整隊,五什一隊、兩隊一陣,形成大寬度、小縱深的橫陣,沒等高應登的馬兵盡數上馬,六個橫隊就邁開步伐對山口的蒙古營寨發動襲擊。
用望遠鏡看到這一幕的劉承宗先是皺起眉頭,隨後又緊跟著釋然,喀爾喀牧兵的反應不慢,畢竟他們有上船下船的過程、蒙古人只需要從氈帳裡衝出來就夠了。
不過大多數人還得再跑回去穿鎧甲。
等高應登的馬隊集結完畢,敵軍步騎也集結好了,不如先下手為強。
劉承宗心裡清楚,黃小肯定不是因為大局率先進攻,只是因為打韃子,專業對口了。
獅子軍裡這個只有一隻耳朵的年輕千總生在邊防,在長城外的黃土墩臺渡過一生中最恐懼的時光,經常要面臨成百上千蒙古兵的突然襲擊,所能依賴的只有一門老炮、一座沒梯子的黃土墩臺、幾個賊配軍而已。
劉承宗敢保證,此時此刻的黃勝宵,看向蒙古人滿心想的都是爺也有今天。
六個橫隊一字擺開,朝狹窄山口壓上,木柵後的蒙古大營奔出兩個百人隊分散側翼戒備,還跑出個百夫長模樣的鐵甲韃子,策馬驅至近前,揚鉤鐮槍不知在說些什麼。
然後劉承宗就發現黃勝宵的炮兵不為所動,側翼馬隊卻有一騎挺矛衝出,直奔那鐵甲韃子殺去,人隔著還有四五十,砰地一聲炮響,陣前升起一片硝煙。
鐵甲韃子應聲而倒,人馬俱斃。
獨留衝到一半的高應登肋下夾著長矛、勒馬呆立兩軍陣前,看倒斃的戰馬,再看炮兵橫隊漸漸消散的硝煙,反覆看了兩次,在蒙古人憤怒的箭雨中罵罵咧咧打馬回陣。
黃勝宵在陣前揮手驅散硝煙,把點炮的火鉤遞給部下:“愣著幹啥,裝彈……咋的,就興他騎馬射箭,不興我在地上放炮?”
劉承宗在雪山上看著高應登的反應不禁笑出了聲,三國演義的恐怖影響力,不僅僅表現在明軍家丁和低階將官都喜歡選擇偃月刀作為兵器,還體現在不論漢蒙,戰場上總會出現叫囂單打獨鬥的將軍。
關鍵這事它不是一個人就能完成的,有人叫陣就得有人接戰,偏偏在這個時代往往有人接戰。
就幾年前,危害邊防四鎮的套虜頭子憨乾兒罵,在陣前向大明寧夏總兵官尤世祿叫陣單挑,結果尤世祿還真應戰,在陣前一鐵鐧把乾兒罵抽下馬,金龍盔甲、紅沙戰馬之類的裝備爆了一地。
過去這種事劉承宗聽說過沒見過,今天算是有緣得見,而且自己麾下居然同時有兩個敢於應戰的英雄豪傑。
極壯軍威!
隨著那百夫長模樣的韃子被黃勝宵一炮放倒,二百餘虜騎散開,以百騎裹萬眾的陣形自側翼向黃勝宵的橫陣包抄而去,希望能裹至陣動,為後續馬步兵創造衝陣機會。
但炮兵橫陣的小炮響了。
黃勝宵的橫陣有極高的火力密度,銃炮輪放之下,鉛丸鐵彈激盪,直打得包抄來的馬隊在橫陣兩翼人仰馬翻,餘部匆忙後撤,正與營寨內衝出的馬步兵撞在一起,擠在山口擁作一團。
劉承宗仔細觀察,才發現黃小軍陣火器密集的秘密,使用鳥銃計程車兵離太近容易發生意外,一般會間隔半個人甚至更遠,但黃勝宵的陣型裡,鳥銃手隔人而站,火器卻依然很密集。
因為抬槍被師成我設計為燧發銃機,而抬槍的藥池在右側,鳥銃的火繩也在右側。
每個什的鳥銃手都站在抬槍左側,另一個什的鳥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