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的。
這些身份對他在鳳陽府做事毫無幫助,只有利用趙古元的名頭,才能使鳳陽府窮民快速接受。
人們聽古元真人趙趕朱的故事長大,對這個稱號熟悉,一旦有人舉起這面旗幟,對現狀的不滿就會都投射到這面熟悉的旗子上,被驅使著投身其中。
所以這事,根本就不是劉承宗能決定的。
張一川派人跑回來傳這個信兒,也不是為了讓他冊封皇帝。
而是不希望他從別的地方聽到這個訊息,將來心生嫌隙。
所以提前告訴他,畢竟你忠誠的部下都告訴你了,你可就不能大耳刮子抽我了。
實際上劉承宗猜測,兵貴神速,早在張一川部使者上路的同時,這面古元真龍皇帝的旗幟,應該已經在鳳陽府樹起來了。
他封不封,其實無關痛癢。
對劉承宗來說,需要考慮的只是此事引發的連鎖反應罷了。
他正對著西安府衙裡得來的大明全輿圖思慮,劉向禹和楊鼎瑞便聯袂而來。
兩位長輩興沖沖地告訴他:“建號稱制已有章程,冊封十二轉武勳的名目也已編好,特設忠武尉與建章校尉兩轉勳位,專門用於冊封功臣。”
十二轉武勳是唐朝的榮譽稱號,從一級到十二級,享有從七品到正二品的待遇。
獲得武勳的要求,是做為戰場指揮官取得勝利,依照敵我兵力多寡、殺敵俘獲數目,取得不同的轉勳。
兵力多寡分為三級,敵眾我寡,叫上陣;兵力相當,叫中陣;我眾敵寡,叫下陣。
根據斬殺俘獲敵軍總兵力的比例,也分三級,斬獲四成,叫上獲;斬獲兩成,叫中獲;一成則叫下獲。
同時根據戰場局勢、敵軍精銳程度,可分三等,最辛苦的是第一等,最容易的是三等。
根據戰陣級別、兵力多寡和斬獲級別綜合起來,就能得到勳位酬勞。
上陣上獲,第一等,可得到五轉勳酬;第二等四轉;第三等三轉。
上陣中獲、中陣上獲,第一等,四轉勳酬;二等三等遞減。
上陣下獲、中陣中獲、下陣上獲,第一等得三轉;二三等遞減。
也就是說以寡擊眾並以弱勝強,殺敵俘獲大於四成,才能得到第五級武勳。
這是最普遍的賞功勳位,當然還有軍陣未成先衝過去把敵軍擊破的跳蕩,先鋒衝過去收降敵軍的降功、斬將奪旗之類的殊功,也會有不同的權重。
而老太爺特設的忠武尉和建章校尉,就是為稱王建制時的老兵老將專門設立的資歷勳酬。
前者作為第一轉武勳,將會普遍授予獅子營時期追隨劉承宗至今,但未能成為將領的老兵,給予其從七品的官俸與待遇。
而後者則作為第五轉武勳,授予軍中總副參遊,既做榮譽稱號,也能多領一份從五品的俸祿,作為其擁戴稱王的回報。
,!
“大,軍中像這樣的老兵,多嗎?”
劉承宗一臉探究之色,納悶道:“最開始的老人,哪怕算上成為軍官,恐怕都沒多少吧?”
六年時間,轉戰西北西南,挑戰四方強敵幾乎無月不戰,中間有脫離的、負傷的、戰死的,再加上轉到別處的。
整支元帥軍裡,有這樣老資歷的人恐怕都不多。
“應授忠武尉的有五十八個,另外還應該有四個人,但沒找到。”
劉向禹提起這個數目也滿是感慨:“其中一個還是老夫教過的學生,可能脫伍做別的了。”
楊鼎瑞補充道:“倒是應當受封建章校尉的將校多些,有一百三十七員將領,這份支出,一年不到三萬石。”
劉承宗對此並無異議,頷首道:“應該的,他們的支援比一個營大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