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頭地了。
肖天健壓根不提派人去抓張獻忠的事情,而是隻談一些不著邊際的事情,還賜宴給張獻忠,親自斟酒給張獻忠壓驚。
這次李信和劉耀本真是把活幹的漂亮,本來肖天健以為,生擒張獻忠的可能性不太大,能打死他也就不錯了,可是沒想到李劉二人居然最終將張獻忠生擒活捉了,那麼接下來的事情也就好辦多了。
張獻忠也是個非常聰明的人,要不然的話,在這亂世之中也不見得能活著混到現在,多次投降朝廷,起起落落,還能混的風生水起,到了這會兒,明知已經沒他蹦躂的了,這廝倒是也見風使舵,不用肖天健主動提,他便主動在酒席上表示,今後願意歸順肖天健,為肖天健牽馬縋鐙,披甲持戈,為肖天健效命,並且出席給肖天健跪下施了大禮,算是表示對肖天健的臣服。
肖天健連說不敢當,但是內心卻很瞧不起張獻忠的這個做派暗罵他是個軟骨頭,同時也反覆無常,所以肖天健對張獻忠是非常不信任的,這個傢伙野心比起羅汝才太大,用他的話,保不準他還會再搞出什麼小動作,但是殺之對於眼下他來說,是不符合他的利益的,畢竟這次抓到張獻忠,僅僅是幹掉了他核心的一批人馬,張獻忠尚有不少大將還有兵馬正散佈在周圍,這些人都是張獻忠的手下,殺了張獻忠的話,那麼這些人便絕不會輕易再投靠他,所以為了整合力量,這個時候還不能殺張獻忠,於是他哈哈大笑著,表示接受張獻忠的投效,今後會對張獻忠重用的,可是卻並沒有對張獻忠當場任命什麼職位,這副帥有羅汝才一個就足矣了,張獻忠是不夠資格了。
而張獻忠也知道眼下自己的處境不妙,雖然肖天健表面上對他很客氣,但是他總是有一種感覺,覺得肖天健看他的時候,眼神最深處帶著一種蔑視和陰冷的意味,所以這才趕緊表示願意歸順肖天健,但是肖天健雖然滿口接納,卻沒有說給他個什麼活幹,張獻忠雖然失望,但是也沒有敢有所表示,畢竟現人家的刀架在他的脖子上,由不得他去爭什麼,想想就覺得有些後悔,如果他識時務一點的話,早點投降肖天健的話,那麼現在的境地肯定會相當不錯。
酒宴之後,肖天健留下張獻忠,說起了張獻忠那些尚還在各地分佈著的部下們的事情,張獻忠立即便拍胸脯保證,會招他們來降的,肖天健這才滿意的點頭稱謝,並且說了一大堆無所謂的廢話,誇張獻忠是個深明大義之人,不過一轉眼,便又提起了張獻忠部下襲殺刑天軍部眾的事情,張獻忠這會兒也不得不將罪責推到了惹事的一條龍身上,肖天健冷笑了一下,立即下令將跟著張獻忠一通俘獲的一條龍給推出去斬了。
結果不多會兒時間,外面便有人用托盤託進來了一顆血淋淋的人頭,張獻忠定睛一看,心中突突直跳,這顆人頭還能是誰的?正是那個給他惹事的一條龍的腦袋,這會兒一條龍的人頭還呲牙咧嘴,似乎想要叫什麼,雙目圓睜,但是目光卻很空洞。
張獻忠看罷之後背後又出了一通冷汗,心道這個姓肖的還真是狠辣,一邊是撫,一邊卻給他來了個敲山震虎,先殺了一條龍警告他,所以更是顯得恭順了許多,當即也不廢話,親筆寫了幾封信,交給了肖天健,讓他安排自己原來的親兵們拿上這些信,去各地找他的部下去,令他們見信之後不得延誤,馬上來投肖天健,並且在信中還說這一次是他錯了,他已經被肖天健寬恕,讓手下們不要再與刑天軍為敵,速速來投。
於是僅僅是當天下午,在刑天軍不太遠的地方和刑天軍對峙的李定國便率部來到了刑天軍大營外面,投順了刑天軍,本來他和艾能奇便支援張獻忠和肖天健合兵一處,雖然這一次肖天健是偷襲張獻忠,抓住了張獻忠,逼迫他們投降,但是畢竟沒有殺張獻忠,所以在接到了張獻忠的信之後,李定國最終還是選擇了投降刑天軍。
不過李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