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51部分

成功的取得了一場在關寧軍看來,算是一場“大捷”的勝利。

這一戰大概也是這一次關寧大戰之中很少的幾個亮點之一了,雖說曹變蛟很是勇猛,但是畢竟久經沙場的建奴軍也不白給,這場激戰下來,曹變蛟麾下明軍損失同樣十分嚴重,雖然殺傷建奴軍近三百人左右,可是他麾下付出的傷亡代價卻超出了對手近一倍之多,這些建奴軍可不像是以前曹變蛟對付的那些變民軍,一個突擊敵人便會大潰,輕易便可以取得勝利,建奴軍在這方面上,遠遠超出了一般變民軍數倍之多,不管是韌性上,還是個人戰鬥力上,都很強悍,所以曹變蛟即便是率軍拼死作戰,也未能取得太大的戰果,而擊退這一部建奴軍之後,曹變蛟也不得不放棄了白台山,率部後撤向了老歪桃山和九龍山一帶,和在那裡佈防的明軍會和。

建奴軍在白台山吃了一個小虧之後,便開始謹慎了起來,不再派出少量人馬輕師冒進,而是開始集結兵力,呈扇面以兜狀兜向了孤懸於關外的寧遠城。

(呵呵!多謝風沐春江、不喝西北風二位弟兄的打賞!多謝多謝!)

第八章 勢如破竹

這次作為建奴大軍前鋒人馬的還正是建奴正白旗和鑲白旗兩部,這兩旗都是多爾袞三兄弟統領的兵馬,而他們的存在無疑使對皇太極和他兒子豪格權位的一種威脅,像這樣的大戰,皇太極是絕不會放過削弱兩白旗實力的機會的,於是多爾袞、阿濟格、多鐸三兄弟,自然而然就只能請纓充當建奴軍的前鋒,率領兩白旗和部分蒙古八旗以及漢八旗的兵馬,先行衝向了寧遠城。

而此時寧遠一帶的官軍兵力只有兩萬多人,畢竟有限的明軍要防守寧遠和山海關一帶,洪承疇不可能將所有可用的人馬都堆在寧遠城一帶和建奴軍決戰,故此在多爾袞三兄弟的進攻之下,洪承疇放在寧遠城外圍的幾道防線,很快便被多爾袞等人的兵馬突破。

這一戰不能說官軍兵將們不肯賣力,不管是鎮守白台山的曹變蛟,還是鎮守老歪桃山的王廷臣,乃至是鎮守九龍山一帶的呂品奇等軍將,也都盡了力,各自率部和建奴軍進行了一番激戰,但是何奈官軍士氣本來就不高,加上兵力也沒有建奴軍多,也就是在白台山佈防的曹變蛟,打了建奴一個措手不及,小勝了一場,之後因為兵力不足的緣故,眼看要被建奴大軍包圍在白台山一帶,曹變蛟才不得不為了儲存實力,率部撤離了白台山,而王廷臣則很快便在老歪桃山一帶被多鐸和阿濟格的大軍包圍,王廷臣拒不接受多爾袞的勸降,領兵在老歪桃山一帶和建奴展開了一場激戰,可惜的是他的實力有限,而且是孤軍奮戰,經過兩天的激戰之後,力戰之下王廷臣最終壯烈殉國,陣亡於兩軍陣前,麾下四千餘兵將,被殺過半,其餘的則幾乎盡數被俘。

曹變蛟試圖以殘部救援王廷臣,但是卻被多爾袞率部堵住,廝殺一場之後,曹變蛟兵敗逃回了寧遠城之中。

只有鎮守九龍山的副將呂品奇在得知王廷臣兵敗身亡之後,眼看力戰不敵,最終率部投降了多爾袞的建奴軍。

至此寧遠城外圍戰經過了六天時間之後,全線崩潰,隨即建奴大軍便將寧遠城包圍了起來。

雖然洪承疇想要再寧遠城拖住建奴軍一段時間,遲延建奴軍南下的速度,為後方山海關一帶的佈防爭取一些時間,但是何奈大明官軍到了這會兒,戰鬥力已經相當虛弱,即便是像曹變蛟王廷臣這樣的軍將願意死戰,也無法改變他們的劣勢,使得寧遠城外圍戰僅僅是幾天時間,便全線崩潰。

無奈之下,洪承疇只得率領剩下的祖大壽所部、曹變蛟一部等一萬餘人困守於寧遠城之中,並且急忙派人向京師求援。

雖然大明到了這會兒已經是四面楚歌,可是當得知洪承疇和祖大壽等兵馬被圍於寧遠城的時候,皇帝朱由檢還是表現出了他值得令人欽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