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軍夜不收和斥候立即攔住了這些人,問罷之後才知道,這些人基本上都是撫寧衛一帶的百姓和士紳,得知了頭一天兩軍大捷的訊息之後,便紛紛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紛紛趕來山海關勞軍,同時要幫著兩軍助戰,一起打韃子。
於是閻重喜和吳襄得知訊息之後,都十分高興,特別是吳襄,比起前段時間,老百姓們對他們明軍畏如蛇蠍避之不及,現如今一經得知他們在關城一帶打了勝仗,便立即紛紛前來助戰,這說明老百姓還是願意幫著他們的,以前不過是因為他們軍紀敗壞,再加上老百姓對他們實在是沒有信心,所以才不願意給他們幫忙,可是大中軍來了之後,他們便打了大勝仗,於是便讓這些百姓看到了希望,紛紛跑來助戰來了!這也說明了老百姓是恨透了建奴,在對付建奴這件事上,絕大多數百姓是站在他們這一邊的。
當然了老百姓現如今願意來助戰勞軍,其實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和這段時間散佈在這一帶的大中軍細作的努力分不開關係的,近期京畿和各地都流傳著一種說法,那就是一旦建奴韃子入關的話,便會強令老百姓剃髮,今後也跟韃子一樣,剃那種金錢鼠尾的髮式,而且是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
這種事情對於大明百姓來說,特別是男人,絕大多數人是不能接受的,因為漢人自古以來,都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此乃是孝道之事,被寫入到了孝經之中,要是剃掉頭髮,留韃子那種難看到極致的金錢鼠尾的話,許多人寧可掉腦袋,也不肯幹,現如今建奴南下,想要奪佔燕雲之地的野心,這已經是昭然若揭了,所以特別是燕雲一帶的百姓,無不為此憂心忡忡,有些人乾脆想要南下,也有人故土難捨,便寧可跟著明軍抑或是大中軍,跟建奴拼了,也不願讓建奴入主燕雲。
對於頭髮的事情,其實肖天健以前也不是沒有想過,畢竟古人頭髮太長,打理費時間不說,而且還不衛生,容易滋生跳蚤蝨子,起初他初來這個時代的時候,便是一頭短髮,讓人誤以為他是一個和尚,所以他也曾經想過在刑天軍之中,推行短髮甚至是光頭,可是結果是下面的兵將牴觸的厲害,為了不影響到軍心,胳膊扭不過大腿,肖天健也只能作罷,就連他自己也蓄起了頭髮和鬍子,否則的話保不準他因此能不能發展起來都成問題,可見的頭髮這東西,對於古人的重要性。
現如今他要北上對付韃子,於是便響起了歷史上韃子入關之後,順治下的聖旨,要漢人剃髮,還說什麼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所以這樣的反面教材,他不用白不用,老百姓既然這麼在乎頭髮,那麼他索性便令情報部門,乾脆將這個事情給散播了出去,雖說現如今韃子根本就沒有想過要這麼做,可是畢竟關外的那些漢人,現如今基本上都剃去了頭髮,這麼說建奴,也不算是汙衊他們。
而這條小道訊息,無疑在民間等於是丟了一個重磅炸彈,說實在的中國老百姓自古以來,都不太關心國事,他們更多關心的還是生存的問題,誰來當皇帝,對他們來說都無所謂,反正他們只要有田種,有飯吃,該納糧不管誰當皇帝,他們都要納糧,只是多少而已,所以一般情況下,改朝換代,對他們來說並不是最關心的事情。
但是在剃髮的問題上,這就干係到了他們切身利益了,這頭髮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剃的,剃了的話就是對不起他們老祖宗,所以一石激起千層浪,肖天健“別有用心”的散佈出的這個訊息,一下子便激起了老百姓的公憤,這無疑也使得許多百姓,更加仇視建奴一方,轉而開始幫著明軍抑或是大中軍,來對付建奴了。
所以自從大中軍接防部分山海關沿線的城牆和關城之後,不少百姓便在鄉紳們的組織下,開始絡繹不絕的從撫寧周邊匯聚向了山海關一帶,自發的加入到了抗擊建奴的行列之中,在這個時候,不管是富人還是窮人,少有的在一種利益面前,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