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45部分

經武裝起來了數萬的漢軍,這些漢軍也效仿刑天軍的戰法和編制,基本上全部以步軍為主,軍中有近半兵卒使用火器,倒是看上去還真是有點像刑天軍的戰法了。

刑天軍在陽穀縣大敗孫傳庭麾下的官軍之後,訊息很快便傳至關外,當時皇太極和一眾手下的奴酋們便預計刑天軍很可能會在大敗入關的遼東軍之後,會直接揮師北上攻打京輔、山東之地,最終攻打大明京師,奪取天下,於是便立即在崇禎十三年四月間開始調動兵力朝錦州一帶匯聚,準備一旦刑天軍北上,他們便也一起南下,給大明來一個痛打落水狗,爭取搶在刑天軍前面,攻克山海關一帶,打到大明京師,奪取北京城。

皇太極和手下奴酋們想法其實很簡單,就是想要效仿當年大遼和北宋的情況,在刑天軍立國之前,先奪佔燕雲之地,形成居高臨下俯瞰中原的局面,為今後和刑天軍為敵奪取中原打下基礎。

多少了解點歷史的人都知道,北宋立國的時候,遼國其實已經很強大了,並且早於北宋立國幾十年的時間,石敬瑭為了稱帝,獲取遼國的強大支援,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了遼國,北宋終其一百多年時間,想要奪回燕雲十六州,都未能成功,而且對遼國屢戰屢敗,甚至於在遼國即將覆滅的時候,也沒有能擊敗殘存的遼軍控制住燕雲之地。

所以皇太極和手下奴酋們也認為,只要提前控制住燕雲之地,那麼即便是肖天健和他的刑天軍今後立國,也只能面對這樣的既成事實,想要再從他們大清國手中奪回燕雲之地就難上加難了。

可是皇太極對於建奴軍的調動,也馬上引起了現任的薊遼總督洪承疇的注意,洪承疇眼下可還是十分效忠大明王朝的,而且他根本就不相信皇太極會和大明誠心實意的議和,所以當初他在明清議和的時候,便一力反對,但是因為他知道的時候,木已成舟,洪承疇也無力迴天,只能奉旨撤離了錦州城,率部撤防到了寧遠,並且將原來錦州一帶的大批漢民遷至了寧遠一帶,陳兵佈防,嚴防建奴趁機再次南下入寇。

這一年來,雖說朝廷從關外調離了大批官軍入關,使得洪承疇麾下控制的官軍兵力大不如以前,可是洪承疇卻還是做了很大的努力,來增強遼東軍力,同時奏請皇上朱由檢,一改以往令出多頭的局面,將大權歸於他一人之手,統一對遼東諸軍進行調控,雖說兵力下降嚴重,但是麾下留下的官軍在他的統御之下,戰鬥力卻有一定的提升。

建奴軍剛有異動,洪承疇便提前發現了,於是立即便調集遼東兵馬增援寧遠和山海關一帶,這一次雙方都進行了比較充分的戰爭準備。

建奴方面抽調出了十幾萬滿蒙漢八旗大軍,先是匯聚在了錦州一帶,做好了向南攻進的準備,而洪承疇則調集了五萬大軍於寧遠和山海關一帶佈防,做出了死守不退的架勢。

雙方僅僅是戰前準備便耗費了兩個多月的時間,就在大戰一觸即發的時候,皇太極卻發現他和手下們誤判了刑天軍的行動,刑天軍在陽穀縣大敗大明官軍之後,卻並未如同他們所料的那樣,隨即便向北攻打京輔和山東等地,僅僅是控制了絕大部分山西地盤之後,便開始分兵將主要進攻的方向放在了南直隸一帶。

於是皇太極立即判斷出刑天軍下一步肯定是先打南直隸,待控制住南直隸以及大塊江南的地盤之後,才可能會朝北攻進,於是他現在就打寧遠,顯然是有點太急躁了一些,畢竟漢八旗新建不久,戰鬥力還不是很強,而且很多裝備還沒有到位,時間上還是允許他再多準備一段時間的,於是他在仔細考慮過之後,又和手下謀臣們商議了一番,認為馬上就打寧遠入關,不如再等一下準備的更充分一些再說,畢竟洪承疇手下還有六七萬官軍可以調動,這些官軍死守要隘,他們如果想要拿下燕雲之地,肯定還是要進行一番苦戰,倒不如再等等觀望一下風頭,尋找更好